•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工人日報:為人口精準畫像,人口普查關係你我他

2019-11-14 13:36:00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原標題:【社評】為人口精準畫像,人口普查關係你我他

  小到家附近的幼兒園學位應該有多少、城市新區應建幾個公園,大到農村留守兒童和老人由誰照顧、養老金會不會面臨支付危機、要不要延長退休年齡,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需要借助人口普查的數據作出相應決策。

  據近日《經濟日報》報道,“為啥國家要蒐集這麼多資訊?還能不能有點隱私?”“查清楚人口就好,為啥還要‘查房’?”針對2020年將開展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不少人發出這樣的擔憂。據悉,此次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況。

  “進家點名查戶口”是很多人對人口普查的印象,而很多人並不太明白它對百姓生活的深刻影響。小到家附近的幼兒園學位應該有多少、城市新區應建幾個公園,大到農村留守兒童和老人由誰照顧、養老金會不會面臨支付危機、要不要延長退休年齡,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需要借助人口普查的數據作出相應決策。

  作為摸清我國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五年一次的1%人口抽樣調查、每年的1‰人口抽樣調查,構成了我國基本的人口調查體系。

  面對新一輪的人口普查,如何讓更多人了解人口普查的現實作用和重要意義,關係到公眾能否積極參與和配合,關係到相關工作能否順利進行。

  人口普查工作利國利民。對國家來説,準確的人口普查數據是制定和完善未來收入、消費、教育、就業、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礎,也為教育和醫療機構佈局、兒童和老年人服務設施建設、工商業服務網點分佈、城鄉道路建設等提供決策依據。對公民個人來説,每個人都是人口普查的最終受益者,普查的數據資訊不僅有助於個人精準、及時地享受相關民生政策、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求學、就業等個人選擇和生活走向。

  在很多重大決策中,人口普查都發揮了重要的“探頭”作用。例如,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約有1300萬人口沒有戶口,佔全國總人口數量的1%。2016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公佈了《關於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決定為八類無戶籍人員落戶,這無疑是社會治理的進步。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談不上決策權。眼下的改革和社會治理,説到底都是在做人的工作,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人。掌握客觀準確的人口普查數據是最基礎的不可或缺的環節。

  人口普查是一場全民總動員。當公眾對人口普查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就會發現這項工作並非事不關己,而是個體對國家應盡到的一份責任和義務。關注人口普查,就是關心自己的生活。

  人口普查的順利進行,也考驗著職能部門的能力與智慧,包括守好資訊採集邊界、及時解疑釋惑、隨時傾聽反饋等。目前,面對公眾為何既要“查人”還要“查房”的質疑,相關負責人已作出詳細回應。針對公眾的隱私洩露擔憂,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全流程加強對公民個人資訊的保護,相關機構和人員一旦不嚴格履行保密義務,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人口普查的工作方式也在不斷調整升級,此次普查將全面採用電子化數據採集方式。而數據採集之後如何使用,相關方面也要及時做好資訊公開。

  人口普查是在為全國人口精準畫像,是在為高品質發展繪製基礎數據。利用好這一“演算法”工具,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更加精準、高效發力,有待各方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