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堅定文化自信 築牢國家治理深厚精神支撐

2019-11-13 17:38:00
來源:南方網
字號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提出,要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站在增強制度優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為文化制度的改革創新和完善發展指明方向,意義重大而深遠。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離不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滋潤和涵養。文化作為一種精神符號和價值認同,是民族之基、興國之魂、力量之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而文化的繁榮興盛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和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只有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熔鑄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才能提供文化制度的強大思想動力與信念支撐,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廣泛凝聚起人們的精神力量,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離不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滋潤和涵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準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從一定意義上説,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既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支撐條件,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目標。只有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才能構建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精神支撐。

  文化制度是國家制度的重要內容與有機組成部分,從文化制度的視角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要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因此,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自覺運用制度力量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産體制機制。如此,就能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釋放出創新創造的巨大文化潛能,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讓更加燦爛輝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成為引領民族偉大復興的追夢號角,推動中國號巨輪駛向開闊水域、揚帆萬里航程。(南方網李建)

[責任編輯:李奕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