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崇尚英雄,牢記奮鬥

2019-11-12 17:52:00
來源:南方網
字號

  近些年,社會上一些男性呈現女性行為特點,説話嗲聲嗲氣,裝扮女性化,甚至動作和心理都有女性化傾向。“娘炮”“偽娘”現象成為線上線下熱議的內容。

  對於娘炮現象,一些人和媒體,用文化多元、用性別偏見為娘炮辯護,這都是站不住腳的。娘炮遠非以一句亞文化存在就可以稀釋其巨大危害性的。娘炮現象的危害,首先是身體的。試想,那些弱不經風、手無縛雞之力、毫無男子氣概的娘炮們,如何抗震救災、戰場殺敵?娘炮的危害,更是精神的。當相當數量的青少年對娘炮之風趨之若鶩、對娘炮文娛明星愛不能罷,還會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記憶英雄事跡、崇尚英雄精神,涵養英雄氣概、展現英雄行為?一旦身體柔弱無骨、缺乏力量,精神不再陽剛、沒有血性,于個人于國家,都是莫大的悲哀。

  實際上,在電視螢幕、網路上等設計和渲染的“娘炮熱”面前,除了不少青少年的非理性追隨,廣大家長和成年人對此多持厭惡和反對態度的。有一個故事。一位網友説,陽剛不足、陰柔有餘的娘炮們,得到了眾多歌迷和學生的歡迎,其家中虎背熊腰的上初中的弟弟居然也成了娘炮的粉絲。與懵懂少年不同,其媽媽是十分清醒和明智的,她擔心弟弟將來缺乏陽剛之氣和責任擔當,特地給弟弟選報了拳擊課,以培養陽剛之美。

  還有一組數據。據貓眼數據,截止10月22日,中國電影市場影視票房前十名中,《戰狼2》56.83億、《哪吒之魔童降世》49.71億、《流浪地球》46.54億、《紅海行動》36.50億、《美人魚》33.86億、《我和我的祖國》27.44億、《中國機長》26.77億。內容從小人物成長為拯救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孤膽英雄的傳奇故事,到調皮頑劣卻有一顆做英雄的心的哪吒,再到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還有生死關頭沉著勇毅,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的川航機組等,都贏得了巨量的票房。這些作品之所以有如此之好的市場,固然是藝術表現的功力好,更重要更根本的是,一種文化精神的藝術再現和又一次勝利。可以用一個關鍵詞來統括,那就是“陽剛”。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對抗娘炮的代表性故事和有力數據?根本原因在於,在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裏,追求天地之正氣,追求一種以陽剛為主、剛柔相濟、陰陽和諧的價值取向。比如,孟子主張“養吾浩然之氣”的大丈夫氣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墨家講求“尚力”,崇尚人自己的力量,主張艱苦奮鬥的精神等等。這些都構成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陽剛”特徵。陽剛,意味著奮鬥、進取、擔當、血性。在歲月的長河裏,“陽剛”成為國人的自覺修為追求和值得驕傲的精神境界,歷久而不滅。換言之,娘炮在中國,沒有天然的文化土壤。

  米蘭昆德拉説,“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後的結局,我們的腳步正在走向我們選擇的終點。”對於娘炮現象,一者,需認清其滋生原因。娘炮盛行的背後,是多種社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有網際網路平臺利益驅動下粉絲經濟的無底線膨脹,有大眾傳播媒體社會責任的鬆動和失守,有審美教育的薄弱和不足,以及國外文化的影響滲透等;二者,要加以批判和消弭。青少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青少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其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必須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抵制娘炮,崇尚英雄,牢記奮鬥。在新時代,全面紮實推進審美教育,不斷實現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完善的法律規制倒逼線上線下傳播媒介負起社會責任,都是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必有之義。(南方網洪驍音)

[責任編輯:李奕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