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給青年畫一張像,應該是朝氣蓬勃的

2019-11-12 17:51:00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字號

  作者:張楠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一股“陰柔之風”席捲而來,甚至成為社會的一種流行特色,而這方面體現最多的就是在娛樂圈。這種“娘化”風氣,正在慢慢地影響和侵蝕當下的青少年的成長路徑。

  當搔首弄姿、濃粧艷抹的男藝人出現,臺下驚呼“你好美啊”時;當選秀節目刻意讓男性“娘化”時,當彩粧廣告一遍遍被塗脂抹粉的男明星代言播出時……看到這些人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娘化”氣息,以及與之相伴的所謂“娘化文化”時,人們不禁想問“是我們out了,還是價值觀出了問題。”節目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男藝人的粉絲效應越來越強,網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這個問題,也讓社會不得不正襟危坐謹慎視之。

  陽剛之氣變作陰柔之風,有陰無陽有柔無剛,這並非一個和諧的存在,偏離正常狀態,這樣的形態之下,不可能孕育出男子漢氣概和英雄氣概,更不可能有危難之時的挺身而出,至於奮鬥精神——保持“娘化”狀態就能受到一些人的追捧,還要奮鬥精神幹什麼?這是何等的光怪陸離。但長遠來看,奮鬥才是人生的主旋律,故作姿態的嘩眾取寵只能是一時之風罷了。

  青年應該有陽剛之氣。何謂陽剛?在梁任公的《少年中國説》中,所謂陽剛之氣,少年之氣,就是“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就是“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而只有這樣的少年才值得人們嘆其“美哉”,嘆其“壯哉”。

  如若要給青年畫一張畫,那應該是閃耀著蓬勃朝氣、擁有著陽剛之氣、葆有著向上向善的心靈,堅忍不拔、為理想而奮鬥,心懷家國、好男兒志在四方。可如果將生活的重心全部花費在消滅自己身上的陽剛之氣上,花在發嗲、撒嬌和拋媚眼上,這樣的青年是不成熟的也是不理智的,甚至是沒有任何責任感可言的。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娘化”的青年人,真的能扛起民族復興的大旗嗎?社會始終持懷疑態度。在開放多元化的社會中,審美差異化也是存在的。社會並非反感一種審美,而是厭惡“娘化”、沒有精神內核的青年。

  因此,在青年的迷茫期,其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需要英雄情懷的滋潤。青年是推動社會歷史進步的現實力量,幫助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至關重要。我們中華民族歷來是崇尚英雄的,即使是在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抵制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襲,才能讓英雄精神得以弘揚,讓英雄得到崇尚,讓奮鬥精神得到激發,青年亦是中國的青年。青年強,則國強。在積極投身社會實踐,腳踏實地、艱苦奮鬥中,青年才能更好地認知其肩負的歷史使命,才能真正看清自身的社會價值。而“娘化”之風亦可逐漸消退。(張楠之)

[責任編輯:李奕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