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葡萄牙駐華大使:我是中國高鐵的“粉絲”

2019-11-11 19:07: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一尊佛像擺放在大廳正中,若干中式櫥櫃靜置於四週,櫥櫃上擺放琳瑯滿目的青花瓷、唐三彩、白玉璽……最特別的是,在大廳一角,還有一張精雕細刻的八仙桌,桌上整整齊齊碼放著四串麻將手牌。偌大的廳內佈置充滿了濃郁的中國風,若不是門口擺著大使與家人的合影,以及茶几上放著《葡萄牙新聞傳播史》《葡漢辭典》等書籍,恐怕很難想到這裡是葡萄牙駐華使館。

  對於葡萄牙駐華大使杜傲傑(Jos岢 Augusto Duarte)來説,在2017年被任命為駐華大使之後,他對中國逐漸加深了解的過程,也是一場從“印象派”到“寫實派”的“發現之旅”。

內文圖1.jpg

  葡萄牙駐華大使杜傲傑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 (攝/海外網 付勇超)

  心懷“學習之心”走進中國

  曾任葡萄牙駐莫三比克大使、葡萄牙總統外交政策顧問等職的杜傲傑坦言,出任駐華大使之前,他與中國的交集並不多。但這並不影響大使對中國的嚮往,“我一直非常想來(中國),中國文化非常吸引人,同樣也能豐富人、充實人”。

  為了更好的了解中國,赴任之前,大使專門前往位於裏斯本的孔子學院學習中文,並根據葡萄牙文名字的諧音取了一個地道的中文名——杜傲傑。除了帶來中文名,大使還心懷一份“學習之心”來到中國,“我在這兒發現了中國古老而又強大的文明,中國社會快速發展,以及中國人民堅忍不拔的品質。當我越了解這些,就越喜歡中國文化”。

  除了詩歌、哲學、音樂等延綿千年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70年來中國人民爬坡過坎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讓大使産生濃厚的興趣。初來中國,大使就被中國先進科技水準“震驚”到了,“曾經我以為中國産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當我看到飛馳的高鐵、井然有序的高鐵站,確實顛覆了我既往的對華認知。”

  雖然日常公務千頭萬緒,杜傲傑依然會在百忙之中抽空閱讀與中國有關的書籍。不過,在大使看來,紙上得來終覺淺,讀書只是認識中國的第一步,是一種“印象派”的淺層次觀察。“很多時候,西方人看待中國是主觀的,報道、書籍也往往帶著作者自己的價值觀,有時候甚至會扭曲事實”。想要真正了解中國,還需要設身處地去看、去發現、去交流,“我總是勸説我在葡萄牙甚至其他國家的朋友,‘去親眼看看中國吧’”。

  作為“高鐵粉”感受中國

  “西方火車去,東方列車來”。採訪中,大使一再提及高鐵,直言自己是“中國高鐵的粉絲”,並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高鐵有速度、又舒適,相比其他火車非常有競爭力”。在杜傲傑看來,高鐵是中國作為一個世界科技強國的代表之一,“這可能是(我在中國)使用最頻繁的高科技産品”。

  讓大使“震驚”的不只是高鐵的時速,還有中國科技的發展速度。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製造在葡萄牙人甚至西方人眼中科技含量並不高,往往因為價格優勢才因此“産生”市場競爭力。在親眼見證中國社會發展變化後,才意識到中國製造已經具備了科技領先優勢。作為“高鐵粉”,杜傲傑不但親自搭乘高鐵出行,還會邀請從葡萄牙遠道而來的親朋好友共同體驗“中國速度”,“讓他們明白,葡萄牙的火車如今確實比不上中國高鐵”。

  如今,飛馳的中國高鐵成為杜傲傑和他的朋友對於中國發展認知的一張名片,而在500多年前,來自葡萄牙的船隊率先打開了兩國交往的大門。

  “陸止於此,海始於斯”,位於歐洲最西南端的葡萄牙早在16世紀就曾跨越歐亞大陸,將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運往歐洲,還將中國文化與藝術帶到了伊比利亞半島,深深地影響了葡萄牙和歐洲的文化。其中,來自中國的青花瓷深刻地影響了葡萄牙的陶瓷藝術:如今,葡萄牙人在教堂、車站等公共建築上大膽地使用被他們稱為“廣州藍”的瓷磚鋪設瓷磚畫,普通民眾則用這種瓷磚裝飾自家房屋外墻、陽臺等地,形成了全民“廣州藍”的風潮。

  通過“舌尖美食”了解中國

內文圖2.jpg

  葡萄牙駐華大使杜傲傑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 (攝/海外網 付勇超)

  雖相隔萬里,中國卻與葡萄牙擁有相似的美食文化。對兩國人民來説,“熱情好客”與“把酒言歡”都是非常重要的待客之道,新婚之日、喬遷之喜也都需要“擺宴席”。駐華兩年多,杜傲傑走過了中國不少省份和城市,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成為他了解中國的一個獨特窗口。

  談及中國美食,杜傲傑如數家珍:“我喜歡北京烤鴨,也喜歡廣東菜,喜歡那種‘蒸’出來的菜肴,因為它保留了食物最真實的味道”。最讓他唸唸不忘的中國味道,則是在廣西漓江的一次經歷,“我們去了當地一個瑤族村寨”,杜傲傑回憶説,“把糯米塞進竹子烤熟後食用,可以嘗到糯米的香甜軟糯、竹子清香撲鼻。”雖然完全記不住這款食物的中文名,但其獨特的味道始終留在大使的記憶中。

  快速拉近中葡距離的,除了美食文化,還有貿易交流。目前,中國已成為葡萄牙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2018年,中葡雙邊貿易額達52.4億歐元,同比增長7.27%。中國對葡投資超過90億歐元,涉及能源、電力、金融、保險、健康醫療等多個領域。同時,葡萄牙對華出口産品也日趨多元化,出了傳統的汽車、礦産品之外,農食産品、服飾和時尚家居等高品質、高端及定制類産品也正在成為中國消費者青睞的産品。“我期待未來繼續強化中葡經貿關係,這是雙贏的好事。”杜傲傑説。

  (文/人民日報海外網 牛寧 聶舒翼 譯/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楊舒涵)

  本文係人民日報海外網“我在中國當大使”欄目出品,特別鳴謝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責任編輯:李奕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