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用偏見築墻是徒勞的鬧劇

2019-11-09 13:5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用偏見築墻是徒勞的鬧劇(鐘聲)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手裏拎著一根意識形態大棒,恨不能走到哪都耍一套污衊、抹黑的把戲。這幾日在德國訪問期間,他一再肆意攻擊中國政治制度,蓄意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荒誕地將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産黨割裂對立,企圖挑撥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産黨的關係。這種挑釁行徑,將其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零和博弈思維暴露無遺。

  蓬佩奧曾面對媒體説,自己“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閱讀關於中國的材料”。現在,聽到他喋喋不休發出的妄言,人們不得不質問:難道他每天都在挖空心思扭曲對中國的認知?當然,蓬佩奧的謬論歪理在事實面前總是不攻自破,這次在德國同樣達不到顛倒黑白的目的。

  眾所週知,正是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徹底改變了近代以來積貧積弱、受人欺淩的悲慘命運,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誠如德國主流媒體所言: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強大、最有創新精神的國家之一,西方國家已經認識到,這個東方大國的崛起意味著一個劃時代的變遷;中國在近幾十年裏的發展速度在世界歷史中是獨一無二的。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看看中國8億多人成功脫貧、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的亮麗成績單,看看近14億中國人民人心空前凝聚、愛國熱情空前高漲的生動事實,世界上任何一個擁有公正心的人都會承認,中國共産黨始終代表和堅定維護中國人民的利益,始終得到中國人民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擁護。蓬佩奧之流企圖割裂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産黨的言行,是對全體中國人民的挑釁,註定不會得逞。

  蓬佩奧這次德國之行的目的之一,是參加柏林墻倒塌30週年紀念活動。顯然,在這樣一個回顧歷史的時刻,他缺乏對冷戰歷史的深刻反思,更沒有看清冷戰結束以後的世界走向。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正在深入發展,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日益強勁。遺憾的是,有些人的腦袋還是停留在冷戰時代,蓬佩奧就是一個典型,似乎已經完全被厚厚的歷史灰塵包裹了起來,根本看不到新時代的氣象,聽不到新時代的足音。應當看到,蓬佩奧之流的冷戰思維是逆潮流而動的禍患。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建交40年來,儘管國際形勢和中美兩國關係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一個基本的事實始終未變,那就是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比摩擦好,對話比對抗好。黃浦江畔正在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美國企業踴躍參展、展覽面積位居各參展國首位的事實,就揭示了人心、説明瞭事理。

  中美關係正處於關鍵時刻,身為美國國務卿的蓬佩奧,要知道在經濟全球化呼喚“拆墻”的今天,用意識形態偏見和冷戰零和博弈思維築起高墻,阻礙世界發展、時代進步,註定是徒勞的鬧劇;要記得在作出重大判斷和選擇時,應當多使用歷史的望遠鏡,明瞭來路,瞻望前程。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