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總書記交給上海這三大任務, 看看一年來的成績單

2019-11-04 09:20: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11月2日電(記者姜微 姚玉潔 何欣榮 何曦悅)金秋的上海,絢麗多彩。春種時的希望,在這裡結出了沉甸甸的果實。

  增設上海自貿區新片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去年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發表主旨演講時對上海提出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已經全部進入密集“施工期”。

  任風雲變幻,自泰然處之。在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三大任務的提出,既為上海的城市發展提供了戰略機遇,也完善了全國的改革開放佈局。一年來,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各方抓緊落實三大任務,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凝聚磅薄偉力。

  從“藍圖”到“施工”,宏大進展凸顯中國智慧上海速度

  由滬蘇浙兩省一市聯合建立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在這裡宣佈正式掛牌。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個毗鄰區縣的2300平方公里土地,開啟了高品質發展的新征程。

  一體化發展,不是簡單的物理對接,而是深度的化學融合。從規劃管理、生態保護到財稅分享、公共服務,一場全方位的一體化試驗,已經在示範區的熱土上拉開帷幕。

  “兩區一縣為三橫,執委會為一豎,共同探索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的一張‘王’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主任馬春雷説。

  觀一隅而知全局。一年來,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三大任務全部從“規劃藍圖”轉入“密集施工”階段。一系列熱氣騰騰的變化,正在對中國經濟産生持久而深遠的影響。

  ——掛牌兩個多月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通過實行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和資訊的快捷聯通,正在加快建設更具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目前,新片區內新註冊的企業超過1300家。已簽約的整合電路、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過260億元。

  ——開市滿百日的科創板,根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定位,先後吸引了160多家企業申報。這些企業集中于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有望産生一批引領科技前沿風向的創新公司。

  一系列突破性的制度創新也接受了市場“初檢”。得益於註冊制試點,科創板企業從發行申請獲受理到掛牌上市交易,平均用時約120天。採用市場化的詢價定價機制,也大大縮短了新股上市後達到均衡價格的時間。

  ——長三角一體化按下“快進鍵”。今年7月,《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實施,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擘畫了宏偉藍圖。圍繞《規劃綱要》這個頂層設計,一系列專項規劃、區域方案正在加緊制定。

  共繪一幅圖、共下一盤棋、共治一江水、共建一張網、共推一卡通,聚焦要素的自由流動,一體化的制度創新穩步推進。滬蘇浙共建的一體化示範區、連接長三角九城的G60科創走廊、遙相呼應的上海張江和安徽合肥兩大國家中心,一體化的合作成果不斷涌現。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牢記中央囑託,全力以赴推進實施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必須進一步提振幹事創業的精氣神,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持續攻堅突破,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在上海落地見效。

  更深改革、更快創新,使命在肩勇闖無人區

  整合電路,國之重器。

  在臨港新片區的熱土上,從半導體材料、晶片設計製造到封裝測試,整合電路全産業鏈已經落地生根。2014年成立的上海新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研製出了全國首根國産12英寸單晶矽棒。目前,新昇已建成國産大硅片生産基地,有望打破我國大尺寸硅材料基本依賴進口的局面。

  “對被評為國際首臺的裝備項目,按合同金額的20%-30%比例進行支援;對於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的特殊重大項目,支援資金原則上不超過10億元”——新片區揭牌兩個月之際,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發佈40條支援措施,為整合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和航空航太四大重點産業“添柴加火”。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陳傑表示,系列産業政策瞄準的是目前受制於人的“國內空白”和“卡脖子”技術,目標是建成更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型産業體系。

  科技創新發力,制度創新護航。服務服從國家戰略大局,“排頭兵”“先行者”上海,正向改革創新“試驗田”的無人區深度挺進。

  最新披露三季報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微半導體,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近400%。中微半導體董事長尹志堯説:“以前,盈利是境內資本市場上市的基本門檻,這意味著公司可能10年以後才能上市。幸虧有了科創板,公司的融資、研發、産品迭代在上市之後都走上了快車道。”

  像中微半導體這樣,受益於科創板的創新企業還有一批:9月底,優刻得成為科創板首家設置“特殊表決權”的企業;10月25日,華潤微電子發行上市申請過會,將成為科創板紅籌上市第一股;10月30日,近三年營收“接近零”的蘇州澤璟生物科創板過會;10月30日,上海昊海生物科技在科創板上市交易,成為首家“H+科創板”生物醫藥企業,也成為國際投行參與科創板戰略配售的第一單……

  一次次破冰,一次次破壁。章和投資管理合夥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高國壘表示,科創板每一單“首例”,都包含著中國資本市場的諸多創新。系列制度在科創板“試驗田”成功運作後,可完善、推廣到A股其他板塊。

  一諾千金,高水準開放與世界共贏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在進博會開幕式這樣的場合,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作出的開放宣示,意義非同尋常。交給上海的三大任務,不是簡單的“三大利好”,而是推動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的重大戰略佈局,也是與世界攜手共用中國機遇的大國擔當。

  “中國就是未來”。

  今年8月底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談到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進展,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由衷地表示。從在臨港奠基到預備生産,特斯拉超級工廠只花了10個月的時間。“上海速度”,是中國心無旁騖謀發展的一個寫照,也展示了中國主動開放的自信和胸懷。

  攤開上海地圖,西面的一體化示範區和東面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構成了上海“對內對外開放的兩個扇面”,形成了東西“兩翼齊飛”的格局。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這是臨港新片區的口號,也是上海只爭朝夕的精神寫照。

  數據説話,上海的“金秋答卷”令人鼓舞: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微觀主體活力持續增強;利用外資保持高增長,新設外資企業項目、合同利用外資、實到外資分別增長40.2%、8.9%和13%。工業投資在去年增長17.7%的基礎上,今年又實現16.3%的較快增長。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説,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要推動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抓緊抓實抓好“三大任務”,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主動開放市場,落實“三大任務”,推動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也幫助世界經濟走出逆全球化的“陰霾”,穿越不確定性的“迷霧”。

  近期,寶馬集團的備件亞洲配送中心在臨港新片區正式成立。面積5000平方米,計劃兩年內擴至1.5萬平米,成為德國和北美之外的第三個保稅零配件備件大倉。“這個配送中心未來將成為寶馬全球物流網路中的關鍵角色,服務整個亞洲地區。” 寶馬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以三大任務為載體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中國經濟這艘航船行穩致遠,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