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進博觀察|進博會溢出效應“益”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2019-11-02 15:09:00
來源:東方網
字號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開幕,首屆進博會舉辦至今已將近一年。這一年來,進博會帶來哪些溢出效應?又給中國乃至世界産生了哪些深刻影響與變化?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可以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窺見一斑。

  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率先享受進口博覽會所帶來的經濟增長和區域協同溢出效應。同時,進口博覽會也成為推動長三角區域實現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平臺。一年來,長三角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成果更好的展現外開放的發展理念。

  尤記得去年此時,習近平主席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提出,“將支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這體現了著力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的新需求。

  一年來,進博會對長三角一體化的溢出帶動效應也尤為明顯。首先體現在産業升級與結構轉型方面。一直以來,長三角區域內招商引資無序競爭、産業結構雷同、熱門投資重復、産業鏈條相對鬆散等現象十分突出。很多熱門行業在區域內殺價競爭,無法形成競爭合力,使得長三角缺少能夠參與高能級産業全球競爭和資源配置的“單項冠軍”和“團體冠軍”。進口博覽會的召開,推動了長三角地區形成功能完善的産業生態體系,有助於形成區域內的産業政策協同。通過編制長三角區域産業發展規劃、繪製長三角産業地圖,深化長三角各地産業分工與價值協同,輔以技術層面的深度合作,打破長期存在的“各自為政”“以鄰為壑”現象,提升中國在全球産業鏈中的位置。

  其次,進博會的舉辦,也有助於區域內營商環境的改善。以上海自貿區改革為先導,長三角區域在打造高品質營商環境方面,已經進行了多項改革探索,例如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推廣,“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的制度設計等。進博會推動一系列營商環境的制度創新,例如加快出臺外商投資法規,完善公開、透明的涉外法律體系,全面深入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借助進口博覽會的“東風”,區域內各地監管部門不斷簡化手續,“一次性(一張表)申報”“一張網審查”,“進口直通、出口直放”,提高監管效率,形成標準一致的貨物檢查檢驗制度,打造安全便利、高效廉潔的營商環境新高地。利用大數據資源,整合進口商品的物流和資金流,實現資訊共用,必將減少貨運過程中的摩擦成本。

  為了充分利用上述溢出帶動效應,上海虹橋商務區的發展力度也逐步加強,提升服務能級,完善産業功能,成為面向長三角的“橋頭堡”,更好地發揮輻射效應。在提升服務能級方面,突出虹橋機場、虹橋火車站“空港聯動”的樞紐功能,對接長三角其他地區,實現生産要素的充分流動。以進博會為契機,完善交通、酒店、餐飲、購物、旅遊等基礎設施配置,打造進出口商品的集散地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商街商圈。在産業功能方面,借助業已建成的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橋海外貿易中心、長三角區域城市展示中心等功能型平臺,實現進口商品從品牌集聚優勢向品類優勢、價格優勢、首發優勢轉化,讓進口博覽會所帶來的“紅利”惠及更多民眾。

  再過幾天,第二屆進博會又將到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未來更可期。例如,通過共同編制指導目錄、集體談判機制,促進商品、技術、服務貿易以更優惠的價格進口;又如,借助長三角龍頭優勢所建立起的全國性進口商品和貿易分銷網路,鼓勵企業利用自貿區、電子商務;還如,讓“義烏-新疆-歐洲”中歐班列等促進進出口貿易,更一步提高區域的國際競爭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