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進博會搶先看!中國館6大單元讓你流連忘返

2019-11-01 13:36:00
來源:上觀新聞
字號

  摘要:中國館中的上海元素還真不少。

  作為第二屆進博會展覽面積最大的國家館,中國館無疑是國家展中的“重磅之作”。

  從5.2號館01號門走進展館,沿著主通道繼續走,迎面而來的就是氣勢磅薄的中國館。第二屆進博會的中國館與首屆的主色調保持一致,均為藍白配色,顯得非常通透明亮。

  為何中國館不採用常見的“中國紅”配色呢?第二屆進博會國家館負責人余元堂解釋説,進博會的中國館之所以採用藍白配色,其一是與進博會的視覺元素相配合,其二是更顯得國際化。

  中國館展臺全景

  經了解,中國館展覽面積約1500平方米,共6個單元,包括開篇視頻、創新中國、開放中國、美麗中國、幸福中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融合發展。

  中國館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為主題,呈現70年來中國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展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成就和新時代新機遇。不難看出,中國館的“門面”就很好地展現了這一主題。據介紹,中國館造型設計開放、大氣,空中五個結構由中心向四週延展,象徵中國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邁向高品質發展的偉大實踐,也寓意新時代五大洲和諧相處,中國與世界各國攜手共進、共用未來。

  大陸與港澳臺地區融合發展

  在“大陸與港澳臺地區融合發展”單元,“香港進”“澳門薈”和“臺灣融”三大展區,分別用極具特色的展示項目,展示了兩岸三地的合作交流和發展成就等。

  中國館香港展區以“香港進”為主題,以弧型螢幕捕捉船隻揚帆航行時的形態,象徵香港不斷前行,追求卓越;亦好比導航船,既引進世界各地貨物和服務進入祖國內地,又與內地企業一起出海開拓新領域。

  “香港進”展區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展示裝置——全息投影非常吸引眼球,粵港澳大橋、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一帶一路”倡議等通過全息投影,在“倒金字塔”上展示,裸眼3D效果栩栩如生。

  中國館澳門展區以“澳門薈”為主題,以通透明亮的世遺建築剪影呈現城市中西薈萃的特色。今年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0週年,這個國際貿易自由港已發展成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並將持續開放,擔當中國連通世界的重要門戶。

  中國館臺灣展區以“開放、通透、靈動、安全”為原則展開布展設計,在與中國館整體設計保持協調的前提下,充分彰顯臺灣地域特色。在追求震撼效果的同時,特別融入親民的手法,力求真正做到既“接天線”又“接地氣”。整個展區將以看得見風景的“城市之窗”為概念,統領展區的設計。通過剪影板的形式,立體定格“臺北101”“日月潭”等標誌性建築和風景,于層層疊疊間,勾勒出最美的臺灣天際線。

  中國館裏的“上海元素”

  雖然中國館仍在布展中,但是部分展品和展示裝置已經入場安裝,現場有不少工作人員正在加班加點調試中。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發現,中國館中的上海元素還真不少。

  在中國館的展示墻中,巨幅的上海浦江兩岸壯麗風景,將朝氣蓬勃的“上海精神”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館主入口的左側,中國商飛的未來電氣化飛機虛擬整合平臺尤為引人注目,不僅在展示板上,C919、CR929、ARJ21等國産飛機共同演繹“闊步新時代、共襄藍天夢”,現場還把C919的飛機頭“搬”到了展館,屆時參觀者可以在操作臺上互動。

  在另一側,巨大的“折疊”LED螢幕上展示了自貿試驗區的重大意義,其中詳細註明了“上海自貿試驗區31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這一成績單。上海自貿試驗區6年以來的種種建設成果,無一不昭示著中國在新時代深化改革開放這一重大的戰略舉措。

  另外,“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也是中國館的展示重點。

  既有“深海勇士”,還有“中國天眼”

  除此之外,中國館還有不少“寶貝”可以供參觀者互動。比如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模型裝置。作為中國第二台深海載人潛水器,它的作業能力達到水下4500米。在中國館,參觀者可以“深入”深海勇士內部一探究竟。

  在中國館,不僅可以乘坐深海勇士“潛”入深海,還可以通過FAST望遠鏡仰望星空。

  在深海勇士展示旁邊,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簡稱FAST)的展示同樣精彩。FAST望遠鏡展示裝置看上去小小的,一旦戴上了VR眼睛,或許你就能看見光年之外的脈衝星。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