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告訴你,我們的制度優勢如何成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優勢

2019-10-30 15:20: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制度是國家發展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堅定改革信心,提高改革效應,放大制度優勢。

  今年9月9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強調,要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推出的一系列重要改革進行認真梳理,統籌制度改革和制度運作,處理好頂層設計和分層對接的關係,搞好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配套,注重各項改革協調推進,使各項改革相得益彰,發生“化學反應”,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 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全面深化改革,新時代中國的重要命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統籌謀劃,注重解決體制性的深層次障礙,推出一系列重大體制改革,有效解決了一批結構性矛盾,很多領域實現了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注重克服機制性的梗阻問題,打通理順了許多堵點難點,增強了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

  “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16個字描繪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壯闊圖景。

  以廣度、速度、深度、力度來考量,新時代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舉世矚目,正在不斷放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使之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這是今年以來,五次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的部分文件。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領域之廣,由此可見一斑。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2013年11月12日,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是推進一個領域改革,也不是推進幾個領域改革,而是推進所有領域改革,就是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總體角度考慮的。”

  三個月之後,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習近平又為“全面”定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就需要有管總的目標,也要回答推進各領域改革最終是為了什麼、要取得什麼樣的整體結果這個問題。”

  六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40次中央深改組會議、10次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400多個重要改革文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的改革舉措相繼推出,形成大潮奔涌之勢。

  

  2016年的第一個工作日,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河北。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裏,三批中央環保督察組相繼進駐23個省區市,問責人數超過萬人。

  這場自上而下的環保風暴,源於中央深改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對於這份改革方案,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針對一些地方環境問題突出、重大環境事件頻發、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力的狀況,本不是當年改革任務的《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提前擺在了中央深改組的審議桌前。

  環保督察機制的建立,促進改革措施的真正落地,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治理效能。2013年到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達標的城市從3個增加到了99個。2018年,全國338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

  蹄疾步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推進改革的一貫要求。他強調,推進工作要實打實、硬碰硬,解決問題要雷厲風行、見底見效,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攻堅難度大、影響面廣、同老百姓關係密切的改革任務。

  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難在深化。

  國企改革歷來被視為 “硬骨頭”。中央深改組成立後,新一輪國企改革向央企負責人薪酬開刀。2016年底,央企高管薪酬首次全面公開亮相,央企負責人薪酬比改革前總體有所下降。2018年5月11日,中央深改委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管理規定》,改革向縱深邁進。

  戶籍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2014年6月6日,中央深改組第三次會議審議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意見》。在中國存在了半個多世紀的“農業人口”戶口身份識別被抹去,流動人口逐步開始享受與市民同等的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務。

  國防和軍隊改革不斷走向深入。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總盤子,率先開展軍隊領導指揮體制改革,壓茬推進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有效解決了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實現我軍組織架構歷史性變革、力量體系革命性重塑。

  △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戰旗方隊接受檢閱。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我們要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2019年1月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佈2018年度十大反腐熱詞,“壓倒性勝利”居於首位。持續高壓反腐力度贏得了億萬群眾的衷心擁護,厚植了黨的執政根基。

  “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習近平總書記以形象的比喻來強調狠抓改革的力度,強調改革必須取得實效。

  在國務院扶貧辦,存放著22個省區市黨政一把手向中央簽署的《脫貧攻堅責任書》。如此立下“脫貧軍令狀”,開新中國成立以來之先河。為保證“軍令狀”不放空炮,脫貧目標第一次納入五年規劃的約束性指標。為嚴防數字脫貧、弄虛作假,中央建立了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省際之間進行交叉考核,並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獨立評估。

  △電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中展現的22個省區市黨政一把手向中央簽署的《脫貧攻堅責任書》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面向未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鏗鏘話語,將引領我們繼續堅持改革創新,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監製 | 王姍姍 張鷗

  主編 | 興來 汪潔

  編輯 | 吳璇

  資料 | 郝薇 陸明明 張亞楠

  美編 | 陳錫文 陸明明

  (編輯 毛亞偉)

[責任編輯:全志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