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工信部:到2022年形成20家創新能力強的共用製造示範平臺

2019-10-30 10:4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10月29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日前,工信部印發了《關於加快培育共用製造新模式新業態促進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今日工信部網站刊發解讀文章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形成20家創新能力強、行業影響大的共用製造示範平臺;推動支援50項發展前景好、帶動作用強的共用製造示範項目。

  文章稱,共用經濟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興經濟形態,正在全球範圍內快速發展。發展共用製造,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産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閒置産能,擴大有效供給;有利於提高産業組織柔性和靈活性,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促進産品製造向服務延伸,提升産業鏈水準,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有利於降低中小企業生産與交易成本,促進中小企業專業化、標準化和品質化發展,提升企業競爭力,對推動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促進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指導意見》提出了兩個階段發展目標。到2022年,形成20家創新能力強、行業影響大的共用製造示範平臺;推動支援50項發展前景好、帶動作用強的共用製造示範項目;逐步健全信用、標準等配套體系,支援共性技術研發,不斷夯實數字化發展基礎,初步形成共用製造協同發展生態。到2025年,共用製造發展邁上新臺階,示範引領作用全面顯現,共用製造模式廣泛應用,生態體系趨於完善,資源數字化水準顯著提升,成為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文章表示,《指導意見》針對我國共用製造現階段的發展特點和主要問題,從平臺、集群、生態和基礎4個方面,提出了12項重點任務。一是培育共用製造平臺,積極推進平臺建設、鼓勵平臺創新應用、推動平臺演進升級。二是依託産業集群發展共用製造,探索建設共用工廠、支援發展公共技術中心、積極推動服務能力共用。三是完善共用製造發展生態,創新資源共用機制、推動信用體系建設、優化完善標準體系。四是夯實共用製造發展的數字化基礎,提升企業數字化水準、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網路安全保障。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