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優化營商環境 更好利用外資——三部門談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

2019-10-30 10:56: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10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財政部國庫司負責人王紹雙、智慧財産權局智慧財産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葉威介紹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有關政策措施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新華社發(趙一帆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 題:優化營商環境 更好利用外資——三部門談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

  新華社記者王雨蕭、張泉

  前三季度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5%,一天新設外資企業100多家……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正在“跑步”來到中國。如何更好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吸引外資的“向心力”?在29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財政部和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有關負責人就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介紹了相關情況。

  打造更有吸引力的營商環境

  10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意見》,將於近期印發。意見從四方面提出20條穩外資政策措施,聚焦外資企業關切,指導各地方各部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水準。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介紹,意見明確了繼續壓減全國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清理取消未納入負面清單的限制措施。優化外商投資企業科技創新服務,提升自貿試驗區建設水準。與此同時,降低跨境資金使用成本,提高外籍人員來華工作便利度。

  對於外資企業高度關注的外商投資法實施問題,王受文表示,意見要求各部門各地區對行政法規或規章、規範性文件進行清理,確保與外商投資法相符合。各部門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出臺相關司法解釋,解決好外國投資者、外資企業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

  王受文表示,當前我國吸引外資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産業利用外資佔整體利用外資的30%;今年1至9月,5000萬美元以上大項目同比增長12.6%。

  “中國有穩定、透明、可預期的外資法律法規政策環境,有非常好的基礎設施和産業配套,還有豐富優質的勞動力供給,這些對外國投資者都是很有吸引力的。”王受文説。

  建立公平競爭的政府採購制度

  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在政府採購資訊發佈、供應商條件確定、評標標準等方面不得對外資企業實行歧視待遇,不得限定供應商的所有制形式、組織形式、股權結構或投資者國別,以及産品或服務品牌等。

  “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建立公平競爭的政府採購制度,按現行的政府採購法律及政策,中國政府採購對內外資企業是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財政部國庫司副司長王紹雙説。

  今年7月,財政部印發《關於促進政府採購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全面清理政府採購領域妨礙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進一步優化政府採購營商環境。

  如果外資企業在政府採購活動中受到不平等待遇,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王紹雙指出,按照法律規定,供應商認為採購文件、採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使自己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依法向採購人提出質疑,採購人未在規定時間內作出答覆,或質疑供應商對答覆意見不滿意的,可以向同級財政部門提起投訴。

  “沒有參加政府採購的外資企業,發現政府採購中存在不公平行為,也可以向財政部舉報,共同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王紹雙説。

  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

  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不可或缺。

  意見明確要求,建立健全智慧財産權快速協同保護和信用聯合懲戒機制,完善電子商務智慧財産權保護機制,持續推進智慧財産權糾紛仲裁調解工作。

  近年來,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統籌推進智慧財産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各項工作,加快智慧財産權保護體系建設。”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智慧財産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説。

  為提高智慧財産權侵權成本,我國積極完善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目前,專利法修正案草案已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其中提出建立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今年4月通過的商標法修正案,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由修改前的三倍以下提高到五倍以下。

  為更好滿足社會需求,我國持續提高商標專利審查品質和效率。目前,我國發明專利審查週期保持在22.5個月左右,商標註冊平均審查週期穩定在5個月以內。

  張志成表示,將進一步推動完善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建設完善智慧財産權保護工作體系,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更好服務於利用外資各項工作。

[責任編輯:全志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