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科技創新點亮鄉村振興路

2019-10-23 19:21:00
來源:
字號

  大洋網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週年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年來,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隊伍不斷壯大,成為黨的“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並勉勵廣大科技特派員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國是農業大國,也是農業人口大國,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幸福感,也影響著全面小康的成色,關係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品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村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變,農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農民生活水準有了很大提高,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撐。就從農業生産來看,2004年至今,我國糧食生産實現了“十五連豐”,今年糧食産量有望連續第五年超過1.3萬億斤。我們用不到9%的耕地養活了全世界近20%的人口,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可以説是創下了偉大的奇跡。

  這一切,都跟科技興農有著密切的關係。當科技“牽手”農業,創新釋放了中國農民的生産力。科技特派員將技術送到田間地頭,源源不斷地培養農村科技人才,幫助農村農民實現從“靠天吃飯”到科技興農、科技富農的轉變,讓科技成果轉化為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動能。通過科技興農,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近幾年無人機、智慧農業器械的大量推廣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産率、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産出率。

  農業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當下農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全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極端天氣多發頻發,耕地數量減少品質下降,淡水資源短缺,農業可持續發展壓力加大。從需求來看,人們從“吃得飽”邁向“吃得好”,對優質農産品的需求增多;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面臨結構性短缺,這些都需要農業持續走出高品質發展的現代化之路。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也是實現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創新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我們不僅需要通過科技創新,加快農業現代化,提供更多優質農産品,提高農業生産效率,讓農業強起來,讓新型職業農民多起來富起來;也需要健全農業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鼓勵像科技特派員這樣的制度更好地實施,讓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能夠走進鄉村,更好地賦能鄉村振興;還需要搭建起創業創新的平臺,讓更多有各種專業技能的人願意來到鄉村就業創業,推動鄉村文旅産業發展,讓鄉村成為更多年輕人發展事業、成就夢想的舞臺。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用科技創新持續賦能鄉村振興,讓廣袤農村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小康,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

  (廣州日報評論員譚敏)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