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張鼎全:獻身青藏線的“青藏高原模範幹部”

2019-10-18 13:5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據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劉小紅)在西藏軍區青藏兵站部軍史館內,一尊塑像佇立在聚光燈下,塑像上鐫刻著“張鼎全”三個大字。

  張鼎全,陜西省淳化縣人,1953年生,1969年入伍,1971年入黨,歷任駕駛員、參謀、副科長、科長等職。他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工作20多年,近百次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數十次遭遇暴風雪等險情,多次出色地完成了運送進藏物資任務。

  在機關工作13年,張鼎全參與指揮調度汽車近10萬台(次),調運進藏物資近百萬噸;起草、修改文件上百萬字,他組織編寫的《青藏線運輸工作手冊》,提高了高原運輸效益,把叫響全軍的汽車部隊正規化建設成果留在了青藏線。在身患癌症,長期受疼痛折磨的情況下,他仍以驚人的毅力與病魔抗爭,夜以繼日地工作。

  他嚴於律己、清正廉潔,從不因私事動用一次公車,從不亂花公家一分錢,始終保持了一個優秀共産黨員的高尚情操。他以頑強的意志,克服病痛,堅持業餘文學創作,熱情謳歌青藏線官兵,先後發表了以長篇小説《雪祭唐古拉》為代表的40余篇文學作品。

  1990年5月,部隊奉命執行運輸任務。他不顧大家勸阻,強忍疼痛參與任務,多次暈倒在工作崗位上。1991年7月5日,張鼎全因患肺癌醫治無效,不幸病逝,年僅38歲。

  1991年他被青海省委、省政府、省軍區樹為“雙學”標兵。1991年5月,中央軍委授予他“青藏高原模範幹部”榮譽稱號。後當選“新中國成立後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範人物”。

  張鼎全同志事跡經媒體廣泛宣傳後,在全軍掀起了“學習英模、崇尚英模、爭當英模”的熱潮。

  “正是因為有像張鼎全同志這樣的一代代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世界屋脊上戰天鬥地、艱苦創業,才開創出青藏高原模範兵站部轉型發展新局面。”青藏兵站部政委田林説,該部官兵以張鼎全同志為榜樣,自覺踐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的“三個特別”革命精神,紮根高原,赤誠奉獻,在風雪青藏線上忠實履行高原軍人的神聖職責。

  《光明日報》( 2019年10月18日 04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