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三季度農産品市場運作基本平穩 生豬生産形勢開始好轉

2019-10-17 11:1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10月17日電 今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資訊化司司長唐珂指出,三季度,中國農産品供應總體較為充裕,市場運作基本平穩,中秋、國慶消費得到有效保障。生豬生産扶持政策加快落實,生産形勢開始好轉。

  今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發佈會,介紹三季度重點農産品的市場運作情況。

  唐珂介紹,三季度“農産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11.67,環比下降1.74個點,同比高9.48個點;“菜籃子”産品200指數為113.21,環比下降1.95個點,同比高10.88個點。價格指數環比下降主要受蔬菜、水果價格回落帶動;同比上升主要受畜産品價格同比上漲影響。

  唐珂表示,分品種看,蔬菜、水果價格有所回落。上半年,蔬菜價格處於歷史高位,隨著秋季蔬菜逐步上市,9月份開始季節性下跌,全國平均批發價格較近三年同期平均水準低1.8%;今年水果價格“前高後低”,7月份以來隨著西甜瓜等夏季時令水果大量上市,價格開始高位回落,後期葡萄、蘋果等上市量增加,價格持續下跌,目前基本回到正常水準。

  畜水産品整體供應充足。三季度,畜産品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持續上漲,但9月份以來,隨著促進生豬産能恢復和市場供應政策密集出臺,豬肉供給階段性緊張的局面有所緩和,國慶節前價格漲幅回落;同時,禽肉、牛羊肉、雞蛋和水産品等替代品供給相對充足,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豬價上漲壓力。

  生豬生産扶持政策加快落實,生産形勢開始好轉。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豬穩産保供工作,連續作出部署,8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穩定生豬生産和豬肉保供穩價的五項措施,8月30日召開了全國穩定生豬生産電視電話會議,9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穩定生豬生産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對生豬穩産保供作出全面部署。

  唐珂指出,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抓緊落實恢復和發展生豬生産的各項政策措施,努力促進生豬生産恢復發展。目前,非洲豬瘟疫情趨穩,相關政策措施效果開始顯現,生豬生産恢復的積極因素增多,形勢逐步好轉。

  此外,糧食價格基本穩定。小麥、早秈稻旺季收購結束,價格基本穩定在最低收購價水準,主産區國有兩市企業收購價穩定在每百斤112元和119元左右,同比略有下降。截至9月30日,主産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小麥7076.2萬噸,同比增加41%;累計收購早秈稻599.9萬噸,同比減少23%。部分地區早熟玉米開始上市,價格有所下跌,但仍高於上年同期,總體屬於正常季節波動,玉米市場價格短期下跌後將逐步企穩,大幅波動的可能性不大。

  唐珂表示,今年夏糧增産,秋糧大部分長勢良好,如後期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今年又將迎來一個豐收年。今年農曆秋分(9月23日),中國迎來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的豐收節,農民參與度、基層覆蓋率進一步提升,形式多樣性、內容豐富度進一步提升,城鄉互動性和文化內涵進一步提升,強産業、促增收的作用進一步提升,豐收節真正成為了農民自己的節日,成為了助力鄉村振興的節日。

  唐珂稱,據不完全統計,僅在豐收節當天,全國縣鄉村自己舉辦的慶祝活動超過3000場,還有很多各部門、社會各界組織的活動,舉國上下共慶豐收、共迎國慶,在全社會營造了重農強農和歡慶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濃厚氛圍。豐收節拉動內需、激活市場的作用進一步顯現,“慶豐收 消費季”活動為促進農産品市場流通發揮了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