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麗河湖】每一條河每一個湖都是一道風景線

2019-10-16 19: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0月9日至15日,“美麗河湖”網路主題採訪團走過湖南、浙江、福建三省。(圖片來源:中國網)

  台灣網10月16日北京訊 (記者 劉洪羊),10月9日至15日,“美麗河湖”網路主題採訪團走過湖南、浙江、福建三省。從瀏陽河到白塘湖;從大江大河到小微水體;從潮平兩岸闊的壯志豪情到江南水鄉的極致韻味。所見所聞無不感嘆,新時代下的“美麗河湖”正印證了那句名言:功在當代、利在韆鞦。

  一、防洪保安治理 解決水患與生存的矛盾問題

  任何水利工程都是為了防禦水帶來的災害。“雨下仙遊東西鄉、水淹莆田南北洋”,福建省莆田市的木蘭溪,上世紀九十年代前,木蘭溪毎十年發生一次大洪水,小災幾乎年年有。“湛頭下林蔣家埠,吃在肚裏好算數”,這是浙江嵊州市是當地流傳的一句俗語,因為每年都要受洪水之害,因此百姓認為地裏的糧食只有吃了才是自己的。而這一切在實施水利工程後,有了轉折性的戲劇結果。莆田市實施木蘭溪防洪工程,注重木蘭溪幹流的防洪及兩岸排澇基礎設施的的建設,2012年木蘭陂以下河道的堤防全線閉合,洪水實現歸槽,流域水災頻發的狀況實現了根本扭轉。嵊州市投資15億元人民幣開始規劃建設湛頭滯洪區艇湖城市公園項目,其中13億元用於滯洪區改造。建成後的湛頭滯洪區艇湖城市公園水域面積3.4平方公里,約佔西湖水域面積的一半。

  二、改善人居環境 解決水安全與生態治理問題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城鎮人口的加速集聚,河流湖泊面臨著水污染水環境的問題。沿岸農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違規建築和設施、砂石場等企業對河流湖泊的水質有著極其嚴重的影響。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利用“源頭控制--中途攔截--末端處理+水體生態修復”的經驗。實現了水系連通和水體加速流動、切實改善水生態環境。浙江省紹興市圍繞河道養護標準化、河長履職標準化、水環境監督標準化三方面重點,著力從制度上完善“美麗河湖”長效管理。

  三、人文融合 提升人居環境品質打造城市生態新名片

  “水利工程如果不做文化,對不起這方水土。”浙江省紹興市水文化專家徐智麟表示。浙江嵊州市的剡溪自晉代以來,謝靈運、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00余人入剡覽勝,留下540多首咏剡詩篇,剡溪由此成為浙東唐詩之路的核心區和精華段。加強文物古跡保護,對有歷史價值的村落、建築等修繕,結合些謝靈運故居、石床垂釣等遺跡展示,再現剡溪悠久的歷史底蘊。福建省的莆田市綬溪延壽村號稱“狀元村”,綬溪公園不僅有繁密的荔枝林,交錯的河流,更有更有北宋古橋、故民居,南宋著名歷史學家鄭樵,愛國將領李富,都曾在這裡居住過,利用人文典故打造城市生態新名片。

  7日的行程緊湊而豐富。踏遍祖國大好河山,每一條河每一個湖都是一道風景線。而這一切正是中國在新時代下落實“河長制”建設美好家園的縮影,是政府與當地群眾肩並肩、手拉手、攜手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具體體現。(完)

[責任編輯:劉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