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世輝:從國際視野看新中國70年發展與經驗

2019-10-15 15:16: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招待會上的講話中指出,“7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勇於探索、不斷實踐,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70年來,中國人民發憤圖強、艱苦創業,創造了‘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70年來,中國人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可以説,新中國70年的發展不僅給中華大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也給世界帶來深遠影響。這種國際影響,在兩個方面比較凸顯:其一,特色發展。新中國的發展以跨越發展、和平發展、共用發展為重要特徵。其二,經驗分享。中國的發展道路及發展成就,為一些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解決發展中的任務與問題提供了經驗。

  發展的鮮明特色

  新中國70年來的發展具有鮮明特色,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跨越發展。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和世界上很多國家相比,跨越發展是新中國70年發展的重要表現之一。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十分嚴峻。從內部形勢看,中華大地經歷了列強入侵、戰爭創傷等,已是山河破碎、滿目瘡痍,可謂“一窮二白”;從外部形勢看,一些西方國家對剛剛誕生的新中國採取經濟封鎖、外交孤立、軍事威脅等政策,企圖將我們扼殺在搖籃裏。正是從這樣的起點出發,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沒有照搬發達國家現代化發展模式,僅僅用了幾十年時間,就走完了西方國家幾百年才走完的道路,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現在,我國已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並保持快速發展,成為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並且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通過今昔對比可見,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從積貧積弱起步,最終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當今世界,要説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第二,和平發展。新中國70年發展成就舉世矚目,發展道路更備受關注。不少西方大國的崛起和現代化進程,都是以建立殖民體系和對外武裝擴張為手段的。而新中國又是怎樣實現跨越發展的呢?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的發展,關鍵在於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靠的不是對外軍事擴張和殖民掠奪,而是人民勤勞、維護和平”。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從苦難中走來,深知和平的珍貴,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無論如何艱難,絕不以犧牲其他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代價,換取自己的發展。從對外關係角度看,新中國70年的崛起道路是和平與友好的,壯大後更不會以大欺小、以強淩弱、以富欺貧。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壯大,國際上“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也越來越刺耳,甚至有人將“中國夢”歪曲為“稱霸夢”“擴張夢”。其實只要回顧一下新中國70年的發展歷程,這樣的錯誤言論便可不攻自破。新中國歷來反對干涉別國內政,主張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無論中國發展到哪一步,中國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這一點。

  第三,共用發展。觀察新中國70年的發展,既要看中國取得了什麼成就,也要看中國為世界作出了什麼貢獻。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志提出:“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追求的是共同發展。我們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這些年來,中國實施各類援外項目,為發展中國家在華培訓各類人員。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就是要實現全球共贏共用發展。這進一步彰顯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願意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通過互惠互利合作,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發展。

  成功經驗的世界意義

  中國發展道路的成功開闢與不斷完善,不僅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開闢了根本途徑,也探索回答了重大時代課題,為世界各國擺脫動蕩與貧困、實現發展與壯大提供了寶貴經驗。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後,全世界社會主義國家的數量銳減。世界共産主義運動還能走多遠?馬克思主義還靈不靈?這都是需要通過實踐回答的重大時代課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頂住衝擊和壓力,肩負起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重任。新中國70年來的偉大成就,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使世界上正視和相信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人越來越多。新中國70年的偉大成就,為當今世界各國共産主義政黨提供了奮鬥的動力,增強了其取得革命和建設勝利的信心。實踐證明,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取得的成就不但深刻改變著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密不可分。日益強大的中國為構建更為公平合理的國際關係體系創造了條件。

  當今世界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的發展中國家,究竟應該怎樣發展?實踐證明,中國道路是可以借鑒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發展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成功經驗、展現了光明前景”。上世紀80年代末期,針對拉丁美洲、東歐轉型國家,出現了所謂的“華盛頓共識”,這曾經被奉為西方發達國家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走向繁榮復興開出的“救世良方”。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服用這種“救世良方”的國家,普遍水土不服,出現了發展停滯甚至倒退等嚴峻問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質疑這種模式的同時,逐漸將目光轉向立足國情搞建設、走自己的發展道路的新中國。尤其是新中國70年來取得的發展成就,更堅定了他們以中國為榜樣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的決心。

  當今時代,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路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面對這些嚴峻的全球性挑戰,發達國家不可能獨自應對、單打獨鬥,其中有些全球性問題,在這類國家更加凸顯,長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所以,作為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發展中國家,中國在應對全球性挑戰和國際治理中的角色與作用越來越重要,也能為應對全球性挑戰貢獻重要力量。未來,國際社會要攜手應對全球可能面臨的挑戰,如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等。這些問題都不是一個國家可以獨自解決的問題,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因此,中國負責任地、建設性地參與這些事務,是國際社會樂見的。

  (作者李世輝係哈爾濱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