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數據”的産生:採價員每月實地採集1800多項價格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揭秘統計數據産生過程
“民生數據”採集背後的特殊人群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近期通過一批翔實的數字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北京民生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受到了社會的關注。
那麼,對於社會高度關注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調查失業率等統計指標,究竟是怎麼統計出來的呢?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副總隊長、新聞發言人卞晶介紹,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統計工作的方法手段也在不斷更新,目的就是確保統計數據的品質。
近日,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舉辦“走近統計調查講好北京民生故事”主題活動,不僅用統計調查數據深入解讀新中國成立70年來北京民生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國家調查隊有關部門負責人還分別詳細講述了這些指標的統計由來。
人群一
採價員“決定”CPI
揭秘:每月實地採集1800多項價格
據了解,對於很多民生數據的統計,更離不開的是很多就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消費價格採價員和居民收支記賬戶。他們雖然是統計部門的“編外人員”,但是卻用第一手的數據提供了國家統計數據最基礎的資訊。
以北京的消費價格統計為例,目前全市有200多人負責每月的原始價格採集,採價員們每個月都要多次按照規定的時間到指定的商場、超市、理髮店、電器維修店、旅行社、加油站等商業網點,用專用電子設備採集統一指定的商品或服務的實際價格,隨採隨錄價格進行電子報送。
目前,北京地區採集價格的商品和服務種類達到1800多項。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可對比性,統計部門對於這項採價工作有著嚴格的要求,比如對於生鮮蔬菜價格的採集,就將採集時間細化到每月固定某一天的固定時段。避開超市剛開始營業時或者臨近下班時,生鮮蔬菜類價格可能不太穩定的時段。再比如市民關注度較高的肉類價格,統計部門也要求必須在上午某一時間點前採集完畢,趕上採價日,採價員必須放下手頭的所有工作準時趕到現場採價。
此外,隨著現在商家促銷手段越來越豐富,“立減”“返券”“買贈”“會員優惠”等促銷越來越多,為了保證統計數據的真實性,統計部門要求採價員不僅要抄錄商品的價簽價格,更要採集到商品的實際銷售價格。
如此精準價格採集後,最終由統計部門計算出社會關注的CPI數據。那麼,為什麼有時人們會認為統計部門公佈的CPI漲幅與自己的切身感受不一致呢?
對此,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消費價格調查處副處長李智沛解釋,每個人對不同種類商品價格的關注點都不一樣,而且人們往往會對價格漲幅較大的商品印象更深刻,但是統計部門的數據則是整體性的。
“比如近期人們關注的豬肉價格確實漲幅比較大,但應該看到同期其他商品或服務的價格都比較平穩甚至還有所下降,那麼最終得出的物價漲幅肯定會比豬肉價格漲幅低。”她介紹,為了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目前北京市對於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價格變動比較頻繁的商品,每月都要調查6次價格。
人群二
個人收支記賬戶“左右”大數據
揭秘:統計的不僅僅是工資性收入
居民收支記賬戶則是在我們身邊的另一個“統計群體”,他們根據統計部門的統計安排,要把自己家庭每一天的每一項收入支出詳細記錄在案,而且一記就是好幾年,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反映出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的變化趨勢。
對此,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居民收支調查處副處長丁海鋒向北青報記者介紹,統計部門定期發佈的“個人收入”不僅僅是指每個人的“工資性收入”,同時還包括經營凈收入、財産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
像單位發放的勞保用品、節日慰問品實物福利也要計算進去,再比如人們用醫保卡到醫院看病時,雖然自己只要繳納自付部分,但其實基金還實時為患者承擔了相當比例的費用,這部分費用也都要納入居民的“總收入”。他表示,“讓市民更了解這些統計數據的統計方法和真正含義,就會減少人們對於統計數據的理解偏差,減少像‘拖後腿’這類的誤解。”
北京調查總隊以每五年為一個週期,通過對10萬戶居民的摸底調查,最後選出10000戶居民成為記賬戶,構建起居民收支情況數據的樣本框。
為防止記賬戶産生記賬疲勞、樣本老化、數據不準等問題,在2022年新週期到來時,北京調查總隊會重新進行10萬戶的抽樣調查,並建立新的樣本框,目前的10000戶記賬戶會被全部更換。
解讀
“就業人口”和“失業人口”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勞動力調查處張詩楠還詳細介紹了人們比較關注的失業率指標的統計方法,解釋了究竟什麼才算統計意義上的“就業人口”和“失業人口”。
據了解,我國統計部門對於“就業人口”有著嚴格的概念,是指“16周歲以上,在調查參考期內(通常指調查時點前一週),為了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而工作了至少1小時的人”。同時,因為學習、休假等原因在調查周內暫時處於未工作狀態的,但有工作單位或崗位的人員,以及因臨時停工放假、單位不景氣放假等原因在調查周內暫時處於未工作狀態,但不滿三個月的人員,也屬於“就業人口”。
我國對於就業人口的統計並沒有年齡上限,不以退休年齡為界定,同時也不限于在正規單位工作。
本組文/本報記者 張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