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珍貴影像!這裡的第一張火車票被毛主席買走

2019-09-23 15:51:00
來源:中國鐵路
字號

 

有這樣一座火車站

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站名

並“買”走了第一張火車票

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

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到此視察

車站規模和設備設施

是當時全國之最

曾創造中國鐵路建設史上的奇跡

  1959年9月14日晚,毛澤東主席視察北京站,在售票大廳通過玻璃窗口接過售票員遞出的一張火車票。

 

一個甲子的光陰

這裡容顏依舊

就連廣場上徐徐傳來的

那個熟悉的聲音都未曾改變

報時鐘聲60年從未停止

在旅客的心中它就是“北京時間”

 

  北京站是全國唯一一座由毛主席題寫站名的車站,你能認出最後用了哪個版本嗎?

 

2019年9月15日是個特別的日子

伴隨著熟悉的報時旋律《東方紅》

這座車站迎來了60歲生日

 

 

  北京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1901年的正陽門東站,即現在前門的中國鐵道博物館。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和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進出京旅客與日俱增,當時北京站陳舊的設備設施和有限的運輸能力已經無法滿足旅客運輸的需要。

 

  1906年,正陽門東站站舍正式啟用。

 

  1959年1月20日,佔地25萬平方米的新北京站破土動工。作為新中國成立10週年“北京十大建築”之一,這座規模宏大、功能齊全的大型車站從破土動工到正式通車運營,僅用了7個月零20天。

  在審查設計方案時,周恩來總理提出在車站兩側雙翼處各增加一座角樓的意見。在建設過程中,周總理先後兩次親臨北京站建設工地視察指導。


 

  1959年9月15日,《東方紅》的鐘聲響徹北京上空,富有濃郁民族建築風格的新建北京站正式開通運營。作為新中國成立10週年首都十大建築之一,車站規模和設備設施是當時的全國之最


 

  一樓候車大廳的4架自動扶梯,在當時的北京市是第一家;中央大廳上方35米見方的雙曲扁殼穹頂為當時國內首創;進站大廳東西兩側及候車室內設置的4部電視詢問系統,站臺上供旅客使用的自動電話,當時在國內都十分鮮見。


  當時,作為全國重要鐵路交通樞紐的北京站,始發列車可以直達除西藏、海南等地之外的所有省會、自治區首府和主要城市,以及俄羅斯、蒙古國、朝鮮、越南等鄰國的首都。


 

  改革開放後,北京站作為中國鐵路與外國鐵路交流的一張名片,對外交流活動非常頻繁,先後與日本京都站、千葉站,韓國的首爾站結成了友好車站。走出國門的北京站,在對外交流中展示了中國鐵路發展的成就,增進了與各國的友誼。

 

1995

在全路首次採用電腦發售北京至天津的軟紙車票。

 

1996

全路使用電腦售票的第一座客運站;首次試行磁卡自動售票。

 

1999

成為全國第一家LED引導提示系統全覆蓋的大型公共場所。

2000

正式發售全國聯網火車票,旅客來站購票更加方便。

2004

在全國鐵路首次建成大跨度鋼結構站臺無柱雨棚。站臺由6座擴展為8座,站臺高度由0.7米增至1.25米,到發線由13條增至16條。

2008

首次懸挂英文站名,增加英文標識的場所還涉及出站口、售票廳等,迎接奧運遊客。

 

  秋天的陽光灑向北京站站前廣場,溫暖明媚。“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2019年9月15日8時30分,北京站客流如潮,該站客運丁班的60名服務員出現在車站一樓大廳,剛剛走下值班崗位的他們雖然經過了一夜的辛勞工作,但當唱響《我和我的祖國》那一刻,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自豪與激動。客運車間副主任戴珊珊説:“今天我們唱響《我和我的祖國》,特別有意義。祝福祖國和北京站的明天更美好!”


 

北京站建站60年來

共發送旅客23.25億人次

開行列車也由36對增長到136對

  今年暑運,北京站首次開行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復興號賓士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讓我們每個北京站人為之驕傲。我們要用最優質的服務祝福祖國、服務旅客!”北京站站長胡臻雨説。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