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減稅降費助力,返鄉創業不斷催生經濟增長新業態

2019-09-17 16:01:00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字號

  故鄉是血脈中割捨不斷的牽連,它凝聚著一方水土、一方人。隨著減稅降費政策紅利的釋放,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返鄉創業不斷催生出經濟增長新業態,推動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升級轉型,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這是我們最好的時代”

  便捷的交通、一流的營商環境、逐漸成型的“一小時生活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穩步推進,三地融合趨勢不斷加快,稅務部門以“落實稅收政策+精準稅收服務”為雙引擎,助力創業青年投身大灣區熱土,書寫夢想的故事。

  陳淮傑是土生土長的大灣區人,2012年大學畢業後,在當地“金燕歸巢計劃”的感召下,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選擇了返鄉創業。在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他們創立的協正教育培訓中心在當地深受歡迎,成為廣東懷集首家獲得教育局頒發辦學許可證的培訓中心。

  “剛回來的時候只有一腔熱情,國家政策尤其是稅收政策兩眼一抹黑。”陳淮傑回憶回鄉創業初期的艱難時説:“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稅務人員親自到府給我們講解國家的減稅降費政策,手把手指導涉稅業務,真的非常感動。”

  陳淮傑説,稅務機關經常為返鄉創業青年舉辦座談會,幫助他們了解最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教他們如何在網上辦稅。前段時間他在參加座談會時收到了稅務部門推送的減稅降費“一書一卡”,得知一個好消息:“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季度銷售額不超過30萬元免征增值稅,我們第一季度的銷售額是20多萬元,可以享受這個減免,我真的非常高興。減下的稅費為公司下一步擴大規模提供了資金流,對我們小企業來説是雪中送炭。”

  2019年1月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印發的《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 》(財稅〔2019〕31號)開始執行。6月17日,廣東省財政廳和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發佈《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受到在廣東創業青年的廣泛關注。

  “我很幸運生活在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年代,也很幸運生活在一個減稅降費的好年代。”陳淮傑説。

  “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實施後,我們基本不用繳稅了”

  清晨,陽光越過武功山,照進了萍鄉市蘆溪縣新泉鄉龍王潭村。家鄉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不僅承載著美好的成長記憶,如今伴隨著國家新農村建設、減稅降費等好政策的實施,還成了返鄉人事業發展的基石。

  外出務工多年後,王少林夫婦返鄉在龍王潭村的青山綠水間開辦了民宿“遇見莫梵”。

  “回到家鄉看到家鄉越來越美,想起這些年民宿越來越時興,便決定和妻子開辦民宿。蘆溪縣的稅務人員得知我的民宿建在山上,下一次山不易,便主動到府輔導我如何辦理開票和申報等業務,為我解決了不少創業初期的疑難問題。”王少林説。

  聊起往事,王少林雖有感慨,但眼中充滿笑意:“以前開民宿要繳定額稅,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實施後,我們基本不用繳稅了,今年預計減免增值稅近4萬元。我打算把省下來的錢用來推廣民宿文化,讓更多人了解民宿。”

  青雲生態飯莊的老闆許薇也是返鄉創業人員。“前幾年在外地打工很辛苦,很想自己創業,但一直下不了決心。現在國家出臺了很多稅收優惠政策,再加上看到家鄉發展挺快,就回來創業了。”原本在福建的一家製鞋廠打工的許薇,去年回鄉時,看到了家鄉旅遊業興起,於是決定在家門口做餐飲業。在諮詢農家樂餐廳涉及的稅收政策時,稅務部門為她提供了專人對接、專題輔導和專家服務的“三專式”納稅服務。

  因為菜品有特色、服務好,飯莊的人氣一天比一天旺。談起減稅降費,許薇欣喜不已:“增值稅起徵點提高後,我們每季度能少繳1萬元左右的稅費。而且現在享受減稅優惠,無須審批流程、無須核查手續、無須證明資料,只要如實填寫納稅申報表就行,真省了不少心。”

  在萍鄉市的眾多返鄉創業者中,楊燦平目光落在了種植業上。遊客在他經營的果園採摘完鮮果後,還能享用到蓮花縣本土特色的農家菜。

  楊燦平介紹,果園總面積300余畝,種植了蜜桃樹2000余棵,楊梅樹4200余棵,可提供就業崗位20多個。他打算用上半年減免的5萬元稅款買200株水果苗木,進一步擴大果園種植面積,爭取把自己的果園打造成萍鄉新農業中的一塊“金招牌”。

  “稅務部門的服務讓創客創業熱情更高漲”

  革命老區山東沂南岸堤鎮的朱家林田園綜合體,是山東省唯一一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和標準化建設試點項目,截至2019年上半年,該田園綜合體落地項目22個,總投資13.9億元,帶動300名村民就業,提前一年幫助當地實現整體脫貧目標。

  據了解,朱家林田園綜合體採取“旅遊+文創+生態建築”的開發模式,以産業帶動旅遊,以旅遊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並重點打造了青年創客中心、鄉村美學館等創業平臺,青年創客中心獲評了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吸引了40余名青年返鄉創業。

  伴隨著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發展壯大的是他們對涉稅服務特別是減稅降費政策的需求。國家稅務總局沂南縣稅務局為這裡配備了24小時自助領票機,並對創客進行了專門的減稅降費政策輔導,通過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提供一份稅務力量。

  螢火蟲酒吧老闆為減稅降費點讚:“我們酒吧正處於創業初期,員工人數少,資金壓力大,以前每月得繳納4000多元的稅款,都趕上兩個員工的工資了。現在增值稅起徵點提高了,附加費也少了,我們用省下來的稅款多雇傭了一名服務員,讓顧客得到更好體驗。”他説,過去因為離稅務分局很遠,酒吧領發票的時候都要派兩個人開車去,一次忙忘了,還受到顧客的投訴,現在園內安裝了24小時自助領票機,隨時能領到發票,再也不用擔心發票問題。

  通過走訪調研,稅務人員發現創客還面臨著創業期間會計核算不規範的問題。為此,沂南縣稅務局專門在朱家林田園綜合體舉辦了稅收知識大講堂,邀請業務骨幹為創客開展專門的稅法知識輔導,引導創客註冊成立公司,引入現代管理模式,走正規化經營之路,創客既可享受小規模企業月營業額10萬元以下免征增值稅,又可享受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稅收負擔大大減輕。

  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管委會副主任候合雷説:“自稅務部門到府服務以來,田園綜合體裏面創客創業熱情更加高漲,創客不僅享受到了減稅降費的政策紅利,還理順了企業經營管理機制,走上了正規化發展的快車道。在稅務部門的大力支援下,我們完全有信心在2019年實現落地項目數量翻一番,營業收入翻一番的‘兩個翻番’目標,將朱家林田園綜合體打造成為全國鄉村振興的模板。”

  “公司進入最好的成長期”

  “國家現在支援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投資創業環境日益改善,我公司生産和銷售都進入到最好的成長期。”望著火熱的生産車間,第八屆雲南青年創業省長獎候選人、全國返鄉創業先進典型代表——南華華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照福一臉喜悅地説。

  作為一名從南華縣一街鄉六把姑大山走出的80後普通彝族青年,朱照福靠著勤奮好學和踏實苦幹,于2010年在深圳創立福海電子有限公司,從一名普通“打工仔”逐步實現人生的華麗轉身。

  成功創業後,懷揣一顆赤子之心的朱照福不忘回饋家鄉父老,在2017年返回南華成立了華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專門研發生産LED燈具産品,主要銷往國內高端市場和國際市場。目前,朱照福在南華的三家公司常年用工人數達270余人,銷售額累計達1000萬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近500個,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170余人,企業的“扶貧車間”就近建到縣城集中安置點附近,方便貧困群眾就近就業。

  “現在辦稅越來越便利、輔導越來越精準、減稅紅利越來越大……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給企業發展提供了寶貴契機,我們將繼續加大科技創新研發力度,進一步開拓市場,帶動更多貧困戶加入,讓他們的生活像LED燈一樣五彩繽紛。”朱照福坦言,自己對“雙創”、脫貧攻堅等方面的稅收政策非常關注,尤其是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科技型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等,“我們一定好好把握機會,真正把減稅降費紅利轉化為助推企業創新研發、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能。”

  隨著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像朱照福這樣返鄉創業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帶回的不僅僅是資金和技術,更是先進的生産觀念和發展模式,為地方經濟發展和帶動創業就業提供新動能。稅務部門將不折不扣落實好減稅降費各項政策,精準對接“雙創”企業涉稅需求和服務訴求,確保讓返鄉創業者吃下穩生産、敢創新、能發展的“定心丸”,讓減稅降費紅利惠及更多“雙創”企業。

  來源:中國稅務報、雲南網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