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麗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八

2019-09-16 20:5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 題:美麗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八

  新華社記者高敬

  如果透過歷史的長河回望這70年,人們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中國?

  70年,中國從一窮二白走到繁榮發展,一座座大山從荒涼蒼茫變為綠意盎然。

  70年,億萬中國人民用勤勞和汗水在神州大地上描繪出一幅波瀾壯闊的錦繡畫卷。

  這幅畫卷的名字叫——美麗中國。

  美麗中國,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不懈追求

  翻開世界植被圖,你會發現整條北回歸線上的陸地,大部分被沙漠覆蓋。然而,在我國華南地區,卻可以見到大片的綠色森林。其中,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的鼎湖山最為搶眼,被譽為“北回歸沙漠帶上的綠色明珠”。

  這裡是新中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56年,中國自然保護區發展的歷史也由此開篇。

  走進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層層疊疊的綠意撲面而來。山間流水潺潺,峰頂雲霧繚繞,空氣自然清新。這裡就像一個天然氧吧。

  鼎湖山能成為一顆耀眼的綠色明珠,得益於季風帶來豐沛雨水的滋潤。而千里之外的陜北地區,乾旱缺水的延安卻一度“盼”水也“怕”水。

  幾十年前,延安越來越多的山坡被開墾成農田,水土流失越來越嚴重。

  74歲老人侯秀珍回憶説,一颳風,塵土遮天蔽日,家家門口都挂著個撣子,進門頭一件事就是在門口撣土。一下雨,山上的農田根本存不住水,連泥帶水就往川道的稻田裏泄,農民只能用盆把稻田裏的泥往外舀。

  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啟動退耕還林工作。經過20年不懈努力,延安完成退耕還林100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2.5%。入黃泥沙量從退耕前的每年2.58億噸降為0.31億噸,降幅88%。

  曾經荒山禿嶺的延安,如今已被深深淺淺的綠色點染。山地蘋果、核桃、花椒等林果業,也為退耕群眾帶來了富裕的新生活。

  擁有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建設美好家園,意味著人與自然的關係不斷被重塑,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70年來,億萬中國人民為建設一個山川秀美的家園而不懈努力。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綠化祖國”運動,到改革開放後的“園林城市”創建,再到現在“美麗中國”建設,中華大地上的綠色越來越多,城鄉環境越來越美。

  這是一組自帶“美顏”效果的數據——

  1956年來,我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達2750處。各類陸域自然保護地面積達170多萬平方公里。大多數重要的野生動植物種群得到保護,一些珍稀瀕危的動植物種群得到恢復。

  1978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在西北、華北、東北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點地區建設大型防護林的戰略決策。三北工程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3014.3萬公頃,在祖國北疆築起一道綠色長城。

  1999年來,全國累計實施退耕還林還草5.08億畝,在保水固土、防風固沙、固碳釋氧等方面産生巨大的生態效益。

  如今,全國已建成城市公園15633個;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14.1平方米,是1981年末的近十倍。

  70年,兩萬多天,新中國的山川正在改變模樣。

  美麗中國,是協同推進發展和保護的艱辛探索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

  1983年,一部名為《話説長江》的紀錄片在全國熱映。一首《長江之歌》更是唱出了中華兒女對母親河的眷戀深情。

  出世界屋脊,跨峻嶺險灘,納百川千湖,長江橫貫祖國東西,是兩岸數億人民生産生活的依託。然而,隨著人口增加,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污染物排放總量大、長江生物完整性下降,萬古奔騰的母親河“病了”。

  長江之“病”,是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關係的突出病症。

  一個迫切想讓百姓過上富裕日子、迫切想實現工業化、城鎮化的人口大國,只用了半個多世紀,就走過發達國家兩三百年的工業化歷程。

  與此同時,我們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空氣變得污濁,酸雨侵擾,霧霾來襲;河水從“淘米洗菜”變成“魚蝦絕代”;生態系統也不時敲響警鐘。

  如何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如何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關係?幾十年來,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群眾艱辛探索。

  時間是最客觀的書寫者,她忠實地記錄著奮進者的步伐。

  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將環境保護列為基本國策,90年代制定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2013年,對中國環境保護事業來説,值得永遠銘記。

  PM2.5,這種還不到頭髮絲粗細二十分之一的細顆粒物,在這一年成為全中國最關注的環境和健康問題。新年剛過,多地空氣品質數據紛紛爆表。中國東部平均霧霾天數創下新中國成立以來之最。

  2013年,“大氣十條”——《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大規模開展PM2.5治理的發展中國家。

  2015年,“水十條”——《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

  2016年,“土十條”——《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

  要藍天、要碧水、要凈土,中國以決戰姿態向生態環境問題全面宣戰。

  《中國空氣品質改善報告(2013-2018年)》顯示,2018年全國GDP相比2013年增長39%,能源消費量和民用汽車保有量分別增長11%和83%,但多項大氣污染物濃度實現大幅下降,全國環境空氣品質總體改善。

  一增一減的背後,是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速推進,環境法治日益完善嚴格,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成色”越來越綠。

  美麗中國,是中國對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巨大貢獻

  賽罕壩上鬧大風,沙塵暴嚇跑了即將嫁到這裡的新娘子,姑娘悔婚了。

  這是電視劇《最美的青春》裏的一個情節,講的就是塞罕壩造林人的故事。

  幾十年的綠色接力,從一棵樹,到一片“海”。如今的塞罕壩,已從沙海變成綠海,成為一片生態樂土,風沙成為塵封的歷史。

  2017年,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發佈的衛星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7年,全球綠化面積增加5%,僅中國的植被增加量,就佔全球增量的25%以上,位居世界首位。塞罕壩正是中國為全球“增綠”的代表。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建設美麗中國,近14億人口大國走上綠色發展之路,是對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巨大貢獻。

  很多改變就悄然發生在我們身邊:城區裏的公交車不再突突冒黑煙,變身新能源電車;綠色低碳出行的共用單車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隨手拿起手機掃一掃,每個人都可以是低碳行動者。應對氣候變化,中國邁出堅實有力的步伐。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約46%,提前完成對外承諾的到2020年碳強度下降40%至45%的目標。

  中國人民建設美麗家園的努力,吸引著世界目光,贏得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可。“三北”防護林工程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立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範區”;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常德、常熟、東營、哈爾濱、海口、銀川等6個城市被評為首批“國際濕地城市”……

  今年4月,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北京延慶盛大開幕。這是時隔20年後,世園會再次回到中國。這場園藝的“奧林匹克”成為中國向全世界展示綠色發展成就的一個窗口。

  “相信北京世園會會給參觀者帶來享受,讓綠色理念更深入人心。”國際園藝生産者協會主席奧斯特羅姆説。

  讓子孫後代既能享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又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

  這是我們對美麗中國最美好的期待,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努力的方向。

  70年,我們站在了一個美好的起點。沿著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繼續前行,我們必將迎來一個更加美麗的中國!(參與記者:周穎)

[責任編輯:陳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