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西藏:打贏脫貧攻堅戰 穩定脫貧 逐步致富

2019-09-15 19:43: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西藏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整體處於深度貧困。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目前,西藏正大力發展産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和生態扶貧,將貧困群眾精確鑲嵌在産業鏈條裏,實現穩定脫貧、逐步致富,確保今年底基本消除絕對貧困。

  截至目前,西藏還有15萬貧困人口、19個深度貧困縣,脫貧任務艱巨繁重。為此,西藏不僅在精準識別上下功夫、吃透貧困群眾具體情況,同時,重點突出産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和生態扶貧。這當中,強化穩定脫貧的産業支撐,持續推動産業培育成為重點。

  西藏芒康:峽谷葡萄園 脫貧路上靚麗風景線

  位於茶馬古道瀾滄江邊上的昌都市芒康縣鹽井納西民族鄉,千年古鹽田的人工曬鹽,曾經是這裡的主要收入來源。現在,峽谷裏的葡萄園成為脫貧路上靚麗的風景線。

  從2013年開始,芒康縣大力發展葡萄種植和釀造,現在鹽井納西民族鄉839戶人家,2018年每人平均收入達到12907元,20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

  西藏山南:鄉村旅遊業 精準脫貧重要載體

  除了特色種養殖業,鄉村旅遊業也是西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載體。在邊境小康村——山南市錯那縣門巴民族鄉麻麻村,2014年,村民的房子還建在半山腰上,全是石木結構,有7戶貧困戶。

  在脫貧攻堅中,麻麻村不僅修了通村郵路,還建起了漂亮的樓房,人居環境極大改善,成為西藏遠近聞名的門巴小鎮。全村66戶村民有49戶辦起了農家樂,2018年全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9萬元。

  西藏農牧民旅遊從業人員目前有4.7萬人,旅遊産業帶動3.2萬名貧困人員脫貧,鄉村旅遊業成為産業脫貧的支柱之一。2016年以來,西藏已實施産業扶貧項目2554個,青稞、藏藥材種植等綠色健康産業,帶動22.11萬人脫貧,每人平均增收4000元左右。依託這些産業,西藏正逐步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幫扶轉變。

  西藏:貧困群眾易地扶貧搬遷

  從2016年開始,西藏還對26.6萬名貧困群眾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目前已完成24.7萬人。在拉薩市同心苑社區的民族手工藝品直銷店裏,27歲的扎西德吉正忙著招呼顧客。2018年4月,她家從墨竹工卡縣山區易地扶貧搬過來。今年,受益於社區精準扶貧支援,扎西德吉有了新的工作。

  在昌都市貢覺縣幸福村,1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都有一人在基地裏當飼養員,學到了技術。

  國家對西藏脫貧攻堅工作高度重視,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為西藏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最新數據顯示,西藏全區74個縣(區)已有55個摘帽,貧困人口從59萬人減少到1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底的25.2%,下降到6%以下。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