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秋節,被這22個字難倒了

2019-09-15 16:21: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中秋,一家人坐在一起寄情詩酒、共話團圓的美好日子,除了賞月,中秋節還可以這樣度過,比如:欣賞書法。

  在書法史上,提到“中秋”二字,不得不提草書巨作《中秋帖》,此帖因卷首有“中秋”二字而得名。

  王獻之《中秋帖》,圖自故宮博物院

  這幅作品可大有來頭,是中國古代享有盛名的書法作品之一。

  《中秋帖》的作者,相傳為大名鼎鼎的東晉書法家王獻之。這幅作品也是王獻之代表作之一。

  在書法史上,《中秋帖》的作者尚存爭議,有説法認為此帖是北宋書法家米芾臨王獻之《十二月帖》書跡。但無論《中秋帖》的作者是不是王獻之,都不影響這幅作品的草書“王炸”的江湖地位。

  王獻之《十二月帖》

  《中秋帖》是《十二月帖》的不完全臨本,原帖在“中秋”之前還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為五行三十二字,後被割去二行,現僅存三行二十二字。

  這三行二十二個字是:

  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這幅作品無署款,縱27cm,橫11.9cm,目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為什麼要欣賞《中秋帖》?

  因為它是書法界大咖。

  《中秋帖》整幅作品氣勢磅薄、雄邁飛動,在放縱豪情中,又蘊藏著清雅潔凈的氣息。晉人書法那種天然去雕飾、秀媚灑脫的時代風貌在《中秋帖》中,被展現的渾然天成。

  《中秋帖》局部

  透過《中秋帖》,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書法家的情感線上條中運動,痛快淋漓的運筆和剛健有力的情緒宣泄充溢其間,極具浪漫主義風格。率意自然的情感表達,給了後人直觀的藝術享受和無限的遐想空間。

  從書法藝術方面來看,《中秋帖》有一大成就,即“一筆書”。

  《中秋帖》為草書中連繞一路的代表,不僅筆畫縈繞,而且字與字之間也勾連在一起。雄渾奔放,氣吞萬里。

  有書法評論家説,此帖雖然作案上觀,但哪怕放大十倍欣賞,也無人能超越。

  這個僅22字的一筆書帖有多麼厲害?

  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也給出了超高的讚譽,他十分欽佩,在《書史》中曾評價此書帖説:大令《十二書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如此有藝術魅力的作品,背後一定不乏追隨者。

  乾隆湊齊了王氏父子侄三人,專門為《中秋帖》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珣《伯遠帖》所藏之室賜名“三希堂”,意“希世珍寶”。

  王珣《伯遠帖》

  乾隆非常喜愛《中秋帖》,這幅僅僅22字的書法作品上,乾隆印上去八十多個章。章比字多了幾倍。

  本來此帖還不夠一張A4紙大小,但是故宮博物院所藏《中秋帖》可是一個長卷,有著各路書法大家不吝筆墨的品評與痕跡。

  乾隆在卷前引首用行書題“至寶”兩字,帖正文右上題簽“晉王獻之中秋帖”,正文後緊接著有乾隆評跋:神韻獨超、天姿特秀。卷後還有董其昌、項元汴等多人題跋。

  《中秋帖》局部

  然而,作為國寶級文物的代表,草書《中秋帖》有一段坎坷的傳承之路。

  此帖曾入宋內府,後為南宋賈似道所藏,又為明代項元汴所藏,項氏稱此跡為《十二月帖》,而非《中秋帖》之名。其後明代董其昌亦有鑒藏之,清乾隆時被收入內府。在清末,此帖又經歷了顛沛流離的日子,出宮後幾次易主,最後流入香港。幾經週轉,于1951年重金收回,回到祖國懷抱,現藏于故宮博物院。

  流失海外的文物,回歸之路往往備嘗艱辛。國寶級文物的回歸,值得我們高興,近日,流失日本的曾伯剋父青銅組器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9月17日,“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將在國家博物館展出,這是我國首次對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成就進行全景式展覽。

  曾伯剋父青銅組器

  《中秋帖》將和曾伯剋父青銅組器等文物一起,亮相該展覽。同時,我們也期盼,會有更多的流失文物,能像它們一樣,可以在祖國與我們團聚。

  説了這麼多,《中秋帖》與中秋有關嗎?

  有讀者可能會有疑問:這22個字,怎麼斷句似乎都看不懂。

  對晦澀難懂的東晉文字給出精準釋義,書法界至今也沒有明確的定論。但不可否認的是,《中秋帖》的藝術價值歷經千百年依然熠熠發光。

  也許,還讀不懂《中秋帖》這三行字究竟講了什麼樣的故事,但我們透過紙面,直達屬於東晉的瀟灑不羈的年代;跟隨筆觸,感受了書法藝術和自然交織的審美境界。

  中秋佳節,遊子回家團圓,也別忘了有人在很努力地讓文物回家團圓。

  回家了,真好。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