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和國歷史上的大閱兵:世紀之交的跨越

2019-09-14 16:51:00
來源:央廣軍事
字號

  央廣網9月13日消息(記者王銳濤 黃翔)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50華誕。伴隨著共和國發展壯大的步伐,在即將告別20世紀的時刻,中國用一場世紀大閱兵將人民軍隊50年的輝煌和走向新世紀的理想,留在了雄偉的天安門廣場上。

  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

  董保存:今天講1999年的世紀大閱兵。1999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是20世紀最後一年,馬上就要跨入新世紀了,所以人們習慣將這次國慶閱兵稱之為“中國世紀大閱兵”。

  199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20週年,在這樣的時刻舉行閱兵,它的意義可想而知,這既是對50年來人民軍隊現代化、正規化發展建設的一次檢閱,也是對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群眾所呈現出新的精神風貌的一次集中展示。

  這次閱兵可以説是壯我國威、軍威,在國內外都産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們在“共和國歷史上的大閱兵”第一期節目中講過,開國大典大閱兵時的武器裝備,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幾乎全部是“萬國造”,各個國家的兵器都有。50年之後這次大閱兵,我們也從武器裝備説起。

  在新中國成立50週年的閱兵式上,受閱的武器裝備種類比1984年國慶閱兵時增加了近一倍,其中95%是新裝備。地面方隊中,高技術兵種已經佔到了70%。參加閱兵的空中梯隊也從4個上升到了10個。

  董保存:首先我們説天上飛的。説到飛機,大家肯定都認為會講中國空軍的飛機,其實不然,新中國成立50週年閱兵式上,空軍梯隊中的機群恰恰是由陸、海、空三軍的航空兵組成,這在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閱兵史上是第一次。

  空中的飛機梯隊共十個,它們依次通過天安門上空,這是歷次閱兵中最大規模的空軍梯隊。空軍部隊的轟炸機、殲擊機、強擊機組成了八個梯隊,另外兩個梯隊分別由海軍航空兵的殲擊轟炸機和陸軍航空兵的直升機組成。

  海軍航空兵是第一次參加國慶閱兵典禮,這支部隊現在已經成為包括轟炸機、強擊機、殲擊機、偵察機、反潛機、水上飛機等等多種機型的一支海空部隊,他們在保衛我國領海和海洋權益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50週年國慶閱兵當中,我們自行研製、自行設計、自行製造的新型高空高速殲擊轟炸機“飛豹”第一次亮相。這種殲擊轟炸機既可以用於對地面目標實施戰略性作戰,也可以對空中目標進行直接打擊。“飛豹”也是我們第一次用動物名稱來為飛機命名,這個飛機在閱兵式上閃亮登場,立刻吸引了人們好奇的目光。

  第一次亮相的還有我們的陸軍航空兵,陸軍航空兵受閱部隊從天安門廣場飛過的時候,飛行高度很低,飛行員的英姿廣場上的人都能看得見。陸軍航空兵是以武裝直升機為主要技術裝備的現代高級兵種,它作為一個兵種出現,意味著中國陸軍已經告別了全地面部隊的時代,走入空地一體化的全新時期。在改革開放20多年間,陸軍航空兵作為一個後起之秀,已經發展成為多種機型,具備一定規模和作戰能力的現代化高科技空中突擊力量,他們每一次出現都會令軍兵種的同行們刮目相看。

  在這次閱兵中,除了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武警特警和預備役部隊也第一次出現在受閱部隊中,他們都是新增加的受閱兵種或部隊類型,充分體現了我軍兵種合成、軍種聯合的特徵。

  董保存:1999年的世紀大閱兵,還有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改革開放時期新誕生的海軍陸戰隊、武警特警部隊、預備役部隊,第一次匯入了受閱大軍的洪流當中,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海軍陸戰隊雖然組建時間不長,但是發展極為迅速,已經成為一支由陸戰步兵、炮兵、偵察兵、空降兵、潛水兵、導彈兵、通信兵等多個兵種組成的特種部隊,同時具有陸地、海上、空中、水下多樣化作戰能力,被譽為“陸上猛虎、海上蛟龍”。

  武警特警部隊頭戴綠色鋼盔,手持新型衝鋒槍,顯示著這支部隊獨有的特點。他們是經過特殊訓練,有特殊裝備,執行特殊任務的快速反應部隊,他們在反劫機、反劫持、反恐怖,以及打擊嚴重暴力犯罪的活動當中,顯示出強大的作戰能力,這支特種部隊很少在公眾中露面。在世紀大閱兵當中,他們撩開了神秘的面紗,讓人民群眾第一次接觸到這樣一支特殊的部隊。

  而預備役部隊,他們的軍姿和步伐和正規軍毫無區別,若不是兵種符號,我們根本無法區分出他們是中國後備力量的代表。預備役部隊是以現役軍人為骨幹,以預備役軍官、預備役士兵為基礎,按照統一編制起來的一支平時寓兵於民,戰時實行快速動員,迅速由兵轉民,並成建制地補充到作戰部隊,執行作戰任務的這樣一支隊伍。

  參加這次國慶閱兵的預備役方隊是由陸軍某預備役高炮師組成的,在這個方隊當中有工人、農民、機關幹部,也有很多個體經營者和私營企業主,他們在受閱之前和其他部隊一樣,集中了半年的時間訓練,走出的方陣令我們驚嘆。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50週年閱兵式上,有一位特殊的觀眾,他就是曾經擔任開國大典閱兵副總指揮的楊成武老將軍。俯瞰長安街上滾滾的鋼鐵方陣,仰望天安門上空呼嘯的新型戰鷹集群,楊成武老將軍興奮不已、感慨萬千。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實施科技強軍戰略的人民軍隊終於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董保存:1999年世紀大閱兵中令人震撼的還有我軍四大兵種聯合組成的導彈方隊,既有陸軍的導彈,也有海軍的導彈,還有空軍的導彈和第二炮兵的導彈。這四大兵種的導彈方陣可謂威武雄壯,令人震撼。

  在閱兵式上,我們看到的有地空導彈、地地導彈、空空導彈、艦空導彈、艦艦導彈、潛地導彈、潛空導彈等等,還有中程、遠端、洲際導彈,它們的悉數登場,它們那種無堅不摧的氣勢,使得每一位在場的中國人都感到十分自豪。導彈方陣在這次閱兵過程中,引發廣大人民群眾熱烈歡呼。

  所以我們説1999年的世紀大閱兵,的確是壯我國威、軍威,在世人面前留下了人民軍隊威武雄壯的光輝形象。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