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獨沒有明天兩岸和平才是正道

2019-09-13 08:25:00
來源:華夏經緯網
字號

  隨著2020年1月11日"大選"逐漸接近,島內各主要政黨候選人將分別提出政見爭取選民支援,其中兩岸關係是臺灣人民最關心的議題。自從1949年迄今臺灣內部就有維持現狀、統一與獨立等不同的政治意識型態,也形成藍綠兩大政治板塊。這些個人或個別政黨的政治意識型態固然應該被尊重,但絕不能無限上綱到淩駕於臺灣民眾利益之上,或逾越法律相關規範。

  尤其是自從1987年11月2日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經過32年交流的事實證明,臺獨沒有明天,毫無實現可能,根本是個假議題,而“統一”在現階段臺灣尚無落實的具體條件,因此和平發展最符合當前兩岸人民的利益,也才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正道。

  眾所皆知,民進黨于1991年10月13日第五屆第一次全臺黨員代表大會提出“臺獨黨綱”,主張“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臺灣共和國”;1995年民進黨又提出“臺灣前途決議文”,主張“臺灣主權獨立,重新界定國家領域、修改憲政體制、發展新國民意識”;2007年民進黨則提出"正常國家決議文",主張"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與中國互不隸屬、互不治理",但是這些臺獨主張迄今還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依照"憲法"增修條文及相關法律規範是主張"一個中國"即"中華民國";未來是要追求國家統一,"臺獨"主張根本就"違憲"。

  而由國際與兩岸的實際現況來看,在美國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下,國際社會根本不支援"臺獨"。再加上大陸堅決反對並在2005年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決定以非和平方法因應分裂國家的行為;因此,在美國與國際社會不支援,大陸堅決反對的情況下,臺獨根本不可能實現。

  事實證明,民進黨在2000年至2008年執政期間,曾經喊出"公投制憲"、"臺灣獨立"等口號,但臺獨始終無法實現,只會造成兩岸關係動蕩,臺灣人民的福祉與臺商的投資經營受到戕害,甚至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也面臨限縮,並陷臺灣人民于戰爭危險之境,是"違憲"且不切實際的政治主張。

  至於過去民進黨曾經喊出"聖戰",不惜與中國大陸升高武力衝突追求臺獨,臺灣人民都心知肚明,在沒有美國等國際社會的支援下,臺灣要單獨與大陸來場戰爭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性,且其下場將非常悽慘,臺灣人民的生命財産與經濟發展的成果將毀於一旦! 

  現在執政的民進黨當局迄今仍不放棄“臺獨黨綱”,與中國大陸之間沒有政治互信基礎,這就是當前兩岸關係緊張態勢螺旋式升高的問題所在,也使得臺灣經濟受到衝擊、國際活動空間受到壓縮,人民福祉受到戕害。

  總而言之,兩岸關係發展要以人民福祉為依歸,希望民進黨當局能了解“臺獨沒有明天,和平發展才是正道”的事實,調整個人或個別政黨的意識型態,維繫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最佳模式,為雙方人民創造安居樂業的明天。(作者鄧岱賢,原海基會經貿處處長)

  來源:大華網路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