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讓洱海美景永駐人間

2019-09-10 21:25: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雲南考察時,在大理洱海邊,他囑咐當地幹部群眾“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韆鞦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四年過去了,現在的洱海是什麼樣子?今天我們去看一看。

  在大理市下關鎮,沿著洱海邊,一條長達一公里的“生態廊道”基本建成,許多遊客慕名而來,感受洱海的碧波盪漾。

  洱海今天的變化,源於這幾年的治理。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時,來到大理洱海邊,他強調“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長期任務,要久久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

  近20年來,由於人口不斷增長、旅遊業飛速發展,洱海曾先後兩次藍藻大面積爆發,污染嚴重。從小在洱海邊長大的何利成,對此記憶猶新。

  落實總書記要求,洱海治理成了雲南省生態治理的頭等大事,由省長擔任洱海總河長,全面建立州、縣、鄉、村各級近3000人的常態監管河長制組織體系。

  從環湖截污、治理過度開發等方面入手,一系列洱海治理舉措相繼展開。洱海保護管理範圍,從252平方公里的湖區,擴大到2565平方公里的整個徑流區;頒佈施行《洱海保護管理條例》等11個地方性法規;先後暫停餐飲客棧經營戶2498家,依法拆除違建1791戶;實現環湖1806戶的生態搬遷。何利成家的客棧,當時也被拆除了一部分。

  現在正在建設的“生態廊道”,今年要建50公里,未來,這裡將環湖建設129公里生態廊道。同時,沿湖岸線還將建設緩衝帶和濕地,為洱海打造起一個生態屏障。

  這幾年,洱海水質逐漸向好。國家生態環境部公佈的2018年水環境質情公報中,洱海全年水質為優。2019年1至6月份,洱海全湖水質實現了5個月二類,與2018年持平。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