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品質對外開放④】自貿試驗區再擴圍 引領對外開放新格局

2019-08-31 12:43:00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字號

  編者按:日前,國務院印發《中國(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指出,要“更好服務對外開放總體戰略佈局,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由此,光明網特約請各高校專家學者,推出“高品質對外開放”系列稿件,從不同角度解讀自貿區設立的重大意義與重大機遇。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張德勇

  8月26日,國務院批復新設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等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試驗區又添新成員,沿海省份自貿試驗區實現了全覆蓋,並首次在沿邊地區佈局自貿試驗區,不僅參與面擴大,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持續釋放改革紅利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全面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新設的6個自貿試驗區在充分借鑒現有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前瞻性、系統性又兼具當地特色的改革任務,彰顯了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的勇於開拓精神。雖然各自貿試驗區的改革任務因地制宜,有所差別,但都體現了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的共性。

  在各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投資領域改革、推動貿易轉型升級、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等都是必選動作,都是重點任務。這也正説明瞭,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最重要的依然是制度創新。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切入點,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上除痛點、克難點、創亮點,破除束縛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體制機制障礙,以持續釋放的改革紅利,最大限度地激發市場活力,催生壯大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發揮區位優勢,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新設的6個自貿試驗區,3個在沿海省份,3個在沿邊省份,地理位置不同,具有不同的區位優勢,因此也具有差異化的改革試點任務。沿海省份的自貿試驗區,站在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全方位發揮沿海地區對腹地的輻射帶動作用;沿邊省份的自貿試驗區,直接對接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探索沿邊地區對外開放的新機制新途徑。

  比如,在各地的自貿試驗區中,山東注重高品質發展海洋經濟,深化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江蘇著力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廣西著力建設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東盟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河北著力建設國際商貿物流重要樞紐、新型工業化基地、全球創新高地和開放發展先行區;雲南推動形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放前沿;黑龍江聚焦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成向北開放重要窗口。儘管區位優勢不同,改革試點各有側重,但以自貿試驗區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初心和使命都是相通的。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推動高品質發展

  “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東北振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海洋強國建設等,是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的國家重大戰略,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新設的6個自貿試驗區,必然要深度融入這些國家重大戰略中,並將之落實落細。

  比如,雲南自貿試驗區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河北自貿試驗區所包含的大興機場片區,跨越河北、北京兩地,有助於更好地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江蘇自貿試驗區推動“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和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培育東北振興發展新動能;等等。這些自貿試驗區,一方面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全面擴大對外開放;一方面充分利用各地資源稟賦優勢與區位優勢,突出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推動高品質發展走深走實。

  先行先試,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自貿試驗區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更高水準開放的先行軍,承擔了部分國家特定的改革試點任務,是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帶。新設的6個自貿試驗區,都有明確的戰略定位和改革開放試點任務。賦予更大自主權,先行先試,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積累總結經驗,由點到面,由局部到全局,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將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推向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高水準的全域全方位改革,推動我國改革開放邁入新境界。

  無疑,在當前形勢下,自貿試驗區再擴圍,改革開放試點任務再加碼,是我們通過著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積極捍衛、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動之舉,展現了我們以更大決心、更大信心、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實行更高水準開放的擔當。這對於大力推進高品質發展,進一步挖掘經濟發展潛力和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都將發揮重大的支撐作用。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