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鐵路職工的壯舉,驚動了聯合國!

2019-08-24 12:31:00
來源:中國鐵路
字號

  原標題:中國鐵路職工的壯舉,驚動了聯合國! 來源:中國鐵路

  文|中國鐵路

  1994年6月

  蘭州局集團公司中衛工務段張克智

  代表中衛固沙林場

  從時任聯合國副秘書長伊麗莎白手中

  接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頒發的

  “全球環境保護500佳先進單位”證書

  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

  情不自禁地讚嘆

  “這是人類治沙史上的奇跡”

  他們到底幹了什麼?

  驚動了聯合國

  更震驚了全世界

  今年8月21日

  “發現最美鐵路重走絲綢之路”

  發現團走進中衛

  在中衛固沙林場

  感受三代治沙人創造的

  世界奇跡

  騰格裏是全國第四大沙漠

  年降雨量僅有180毫米

  蒸發量卻高達3064毫米

  狂風肆虐、飛沙走石更是常態

  1958年建成的包蘭鐵路

  是我國第一條沙漠鐵路

  在中衛境內六次穿越騰格裏沙漠

  其中沙坡頭坡度最大

  風沙最猛烈

  這條沙漠鐵路

  在開通不到一年的時間裏

  就因為流沙漫道

  造成中斷行車達11次

  國外專家曾預言

  “要不了30年這條鐵路將不復存在”

  為了守護這條線路

  三代鐵路治沙人在中衛沙坡頭

  用愚公移山般的意志力

  讓騰格裏“沙魔”在這裡望而卻步

  用青春與智慧在沙漠中

  扎出一道綠色屏障

  使包蘭鐵路中衛段60年來安然無恙

  站在沙坡頭旅遊區北眺

  鐵路兩側的麥草方格裏

  長滿了沙生植物

  金色沙海翻起綠色的波浪

  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在固沙治沙初期

  植物黏土、高立式柵欄、片石水泥等

  固沙手段都未能奏效

  一次偶然的機會

  職工休息時把駱駝灑落下的一捆麥草

  用鐵鍬深深地在沙子裏扎出

  “中衛固沙林場”幾個字

  驚奇的是

  第二天這幾個字

  沒有被夜間流動的沙濤所淹沒

  依然挺立在沙丘之上

  由此給治沙帶來了新的靈感

  隨後他們嘗試菱形圓形等

  不同形狀的麥草格

  最終發現一米見方的

  麥草方格形狀最為合適

  引領世界的“麥草方格”

  固沙方法由此誕生

  用鐵鍬把乾草深扎到沙粒中

  組成一個個正方形網格

  再把網格中央的沙子

  分別推到乾草周圍

  對麥草方格進行加固

  在乾草附近撒上草籽

  慢慢就會長出更多沙生植物

  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

  終於一步步征服“沙魔”

  經過三代治沙人的堅守和付出

  60多年來

  中衛固沙林場扎設

  半隱蔽式格狀草50萬公畝

  培育沙生植物1億多株

  在騰格裏沙漠植樹造林253.5萬多畝

  建設林區面積56612.4畝

  在沙層厚度達86米至100米的

  鐵路線路兩側建起

  長16公里,寬800米的治沙帶

  “五帶一體”防護體系

  不僅保障了鐵路的安全暢通

  對當地自然環境

  也起到了極大的保護作用

  中衛沙坡頭從以前的“魔鬼之城”

  變為現在寧夏旅遊的王牌景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如今走進騰格裏沙漠中衛段

  已不再是寸草不生的荒蕪之地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

  排列整齊的固沙麥草方格

  護佑鋼鐵長龍穿行于綠色長廊中

  無邊寂靜的沙海中

  一棵棵沙生植被

  給原本沉寂多年的沙海

  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如果你問“什麼最美?”

  那應該是鍥而不捨的精神

  最!美!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