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寧波上演城市“變形記” 實現70年顏值“逆生長”

2019-08-22 10:2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寧波8月21日電(記者 李佳赟)從泥濘小路到密集的交通網,從老舊巷弄到拔地而起的高樓廣廈……8月21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新聞發佈會“‘甬’往直前,寧波城市建設再出發”篇在浙江寧波舉行,一組組數據、一幅幅圖片,真實描繪了寧波在時光流轉變遷中,上演的一場場脫胎換骨般的“城市變形記”。

  寧波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壽旦表示,新中國成立初期,寧波市政基礎設施發展緩慢。之後,寧波先後開展多輪城市建設,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由建國初的18.3平方公里拓展到2018年的345.5平方公里,道路面積從1996年的811.6萬平方米增加到如今的5180.83萬平方米。

  進入持續“生長期”後的寧波,繼續完善城區基礎路網、城市快速交通聯結成網,城市發展框架由此不斷“擴容”提質。此外,寧波還加快推進公交專用道、綠道網、公共停車位等建設,城市主幹交通形成了地下軌道、地面主幹道、空中高架的立體交通格局,有效破除交通擁堵痼疾。

  除了城市路網不斷完善,寧波還保障“住有所居”,讓“安居夢”照進現實。

  1978年,寧波城鎮每人平均住房建築面積僅6.93平方米。1990年以後,寧波住宅建設體制發生重大變化,居住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據悉,目前寧波全市城鎮房屋數量為314.66萬套,建築面積5.59億平方米。截至2018年底,寧波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房建築面積達46.6平方米,是1978年的近7倍。

  伴著城市的發展節奏,寧波住房保障體系也不斷完善,讓外來務工人員及城市中低下收入群體在“廣廈千萬間”下“風雨不動安如山”。

  陳壽旦表示,自2002年以來,寧波相繼實施了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限價房保障政策。2010年,寧波正式出臺公共租賃住房政策並大規模啟動公租房房源建設,並於2014年開始將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進行了“並軌”。

  “經過不斷探索、調整、完善,寧波建立形成了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的住房保障體系。目前住房保障已覆蓋到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線以下的城鎮住房困難家庭和引進人才、外來務工人員及新就業無房職工等住房困難群體。”陳壽旦説。

  截至目前,寧波共累計建成保障性住房約780萬平方米,已累計保障符合條件的住房困難家庭12萬餘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線及以下的城鎮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保障基本實現了申請一戶保障一戶;公積金繳存總額從1994年的3983.38萬元,直至2018年12月底,歷年累計已達1629.47億元,助推實現“住有所居”願望。(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