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得靠創新驅動

2019-08-21 10:18: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得靠創新驅動

  本報記者 葉 青 劉傳書

  8月18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佈。在深圳人看來,《意見》發佈意義不亞於當年經濟特區的誕生。深圳市委市政府連日傳達學習貫徹《意見》精神。

  又一次站在舞臺中央的深圳,下一步將如何發力?

  建國家科學中心 補基礎研究短板

  《意見》提到,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市科創委主任梁永生近期公開表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一個學科交叉融合的概念。

  “深圳的大多數科技成果是以企業為主導的應用型創新為主,在基礎研究方面卻較薄弱。此次支援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意味著國家將深圳納入到整個科技創新體系中進行佈局。”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智庫研究與資訊部部長鄭宇劼認為,“深圳未來的科技創新,將從過去以企業、産業化為主轉向技術發明和科學發現。”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認為,深圳主要的優勢聚集在政策機制和産業基礎等方面,而以基礎研究為主的科研創新載體的缺位,在源頭創新上的短板也會影響深圳的轉型。深圳的基礎研究和産業創新要“補短板,辟新域”。

  “基礎研究就像是人類社會的燈塔。”樊建平表示,“我們深刻的感受到近年來創新資源在不斷發生聚合反應,深圳在‘先行示範區’以及‘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兩個新的定位中,需要建設大批尖端技術創新平臺。而深圳要往源頭走,最核心的還是要建立高水準大學。在源頭創新的同時,産學研全鏈條創新,才能不負中央的重托。”

  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近日透露, 今年深圳財政科研專項資金的1/3用於基礎研究,該部分投入預計將超40億元。

  發力戰略性新興産業 建現代産業體系

  “無論是科技創新,還是對外開放,最終都要落實到産業體系上,才能真正推動經濟發展。構建支撐高品質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是現代化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鄭宇劼説。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現代産業體系指的就是這四大方面之間的相互協同。”鄭宇劼詳細分析道,“從《意見》可看到,推進現代産業體系構建是圍繞以戰略性新興産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打造以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為主的科技創新體系,以及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現代金融體系。”

  在他看來,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是建立現代産業體系的“重頭戲”。深圳的主要目標是培育世界級的先進製造産業集群、高端裝備製造産業集群、全球知名的生物醫藥産業基地、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等。

  “支援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這是《意見》所重點提出來的。實際上,深圳是一個海洋産業較為發達的城市。”鄭宇劼指出,海洋産業包括深海油氣開發、濱海旅遊、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等。國家提出讓深圳按程式組建海洋大學和國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設立國際海洋開發銀行,應該是基於我國南海開發和海上絲綢之路基礎設施的融資需求。目前,我國被定義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只有深圳和上海。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穗港澳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光南認為,構建現代産業體系,離不開創新的支撐,其將帶動深圳開啟多維度、提升轉化率的創新模式。

  科技金融為重中之重 推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

  《意見》中把科技和金融放到很重要的位置,被看作是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著力點。

  “深圳金融的發展方向在於怎樣去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服務於科技産業。接下去重點在於推動金融和科技深入融合。”鄭宇劼特別提到智慧財産權證券化。

  傳統的企業融資需要抵押物,但大多數科技型企業都是無形資産,難以定價。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這些年來,深圳都在努力探索構建智慧財産權運營制度體系。

  “智慧財産權只有定價了,才可能得到金融市場的支援。”他指出,無論是提出探索智慧財産權證券化,規範有序建設智慧財産權和科技成果産權交易中心,還是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並購重組制度,實則是通過推動資本市場為實體經濟企業,特別是初創型科技型企業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撐。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