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赴甘肅考察調研,首站來到敦煌莫高窟
一個面積3.12萬平方公里的邊塞城市,西向沙漠,三面環山,位於中國最乾旱的地區之一,卻有著一個寓意“盛大、輝煌”的名字——敦煌。世界四大文明從一千多年前起,在這裡交融互鑒,孕育出盛大輝煌、流經千年的文化奇跡。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赴甘肅考察調研,首站來到敦煌的莫高窟。
“一眼千年”莫高窟
每一位到莫高窟的遊客在前往洞窟之前,都會先在這裡觀賞高清數字電影《千年莫高》和球幕電影《夢幻佛宮》,了解莫高窟自然、歷史、文化背景和數字化洞窟景觀。
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從2014年8月1日起對遊客開放。讓人們在遊覽實體洞窟之前,先通過數字媒體與莫高窟近距離“接觸”。這不僅將莫高窟單日遊客承載量由3000人次提升至6000人次,還適當減少了開放洞窟的數量,縮短遊客滯留時間,緩解了古跡旅遊開放與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
莫高窟,意為開鑿于沙漠高處的石窟,也稱“千佛洞”。在梵文中,“莫高”有佛教中解脫之意,讓這個名字更添神秘的意境。相傳西元344年的一天,樂僔和尚途經宕泉河谷,看見夕陽照射的鳴沙山在金光之中顯現千佛。他決定在這裡開窟造像。自此,莫高窟的開鑿與繪製歷經千年。如今,莫高窟是世界上歷史延續最悠久、保存較完整、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美的佛教藝術遺存。1987年,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莫高735窟,這些很有代表性和特色
莫高窟分南北兩區,存有塑像、壁畫的洞窟多集中在南區,現存洞窟492個,塑像2000余尊,壁畫4.5萬平方米以及木構建築5座;北區則是僧侶修行、居住、瘞埋的場所,有洞窟遺址243個。《時政新聞眼》帶您看幾個比較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洞窟。
從“吾國學術傷心史”到世界敦煌學研究中心
20世紀初,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等一批國外探險家來到敦煌莫高窟,盜走大量經卷文書。藏經洞五萬餘卷經卷文書中,中國保存下來的只有一萬多件的殘卷,其餘均分佈在英、法、俄等國。
藏經洞文物的發現意義重大,與殷墟甲骨、明清內閣檔案大庫、居延漢簡一起被稱為20世紀中國古文獻的四大發現。這些文獻為正史提供佐證,為絲綢之路沿線的中古史提供了全新的視角,被稱為打開世界中世紀歷史的鑰匙。而散落在各國的文獻和文物也引發了對莫高窟的世界性研究,形成敦煌學。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調研的敦煌研究院,就是世界敦煌學研究的中心。
除了莫高窟,敦煌研究院還對天水麥積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慶陽北石窟寺進行綜合管理和研究。它是我國擁有世界文化遺産數量最多、跨區域範圍最廣的文博管理機構,是最大的敦煌學研究實體。敦煌研究院也是一個極富歷史和情懷的地方。熱愛莫高窟的一代代敦煌兒女把青春、才華甚至生命留在了這裡。
“敦煌的女兒”樊錦詩面對總書記發言
在敦煌研究院,習近平總書記實地考察文物保護和研究、弘揚優秀歷史文化等情況。
在敦煌研究院會議室,習近平總書記與30多位代表座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等人發言。樊錦詩1963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就在敦煌研究所堅持工作,被譽為“敦煌的女兒”。去年底,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她以“文物有效保護的探索者”被評為百名“改革先鋒”之一。2016年5月17日,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時,也聽取了樊錦詩的發言。
關於敦煌和酒泉,這些你未必知道
莫高窟所在的敦煌,如今是酒泉所轄的七個區縣市之一。歷史上它曾與酒泉並列“河西四郡”之一(另兩個是武威和張掖)。
敦煌名字的由來,一種説法是“敦,大也。煌,盛也。”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敦煌曾被稱為“華戎所交一大都會”,乃至有“元宵燈會,長安第一,敦煌第二,揚州第三”的説法。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的賀信這樣盛讚敦煌,“敦煌是歷史上東西方文化交匯的重要樞紐,不同文化在這裡匯聚和交融,塑造了獨具魅力的敦煌文化。”次年,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貴賓觀看了一台主題為《千年之約》的文藝演出。在開場歌舞中,精美的敦煌壁畫,飛天的仙女,大唐盛世的百樂齊鳴,展現出古都喜迎各方賓客的盛景。
酒泉則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後來,酒泉又稱肅州,這也是“甘肅”省名中的“肅”字的由來(“甘”字則來自於被稱為甘州的張掖)。你知道嗎?今天酒泉的面積佔到了甘肅的42%,差不多相當於江蘇、浙江兩個省的面積之和。
酒泉不僅是敦煌藝術的故鄉、新中國石油工業和核工業的發祥地,也是現代航太的搖籃。六年前的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曾兩次到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次是春節前夕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視察,一次是現場觀看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這次赴甘肅考察,是習近平總書記繼2013年之後再到甘肅。20日,總書記在甘肅的行程仍將繼續,《時政新聞眼》為您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