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壯麗70年】教育大發展助力中國逐夢前行

2019-08-19 19:32:00
來源:來源:南方網
字號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

  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回溯來程,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堪稱奇跡。人口識字率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20%提升到如今的96%以上,中國教育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數百年的歷程,而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和人才的噴涌而出,也進一步助力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條“興教育,強國家”的中國道路已然形成。

  70年來,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成就究竟有多大,首先需要看看新中國成立之初面臨的問題有多難。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5.4億人口,文盲率高達80%,十個人中有八個不識字,小學凈入學率不到20%,初中毛入學率僅為3.1%,高中毛入學率更是只有1.1%,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只有11.7萬人。一點都不誇張地説,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教育事業和其他各行各業一樣,面臨的都是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艱難局面。

  再大的困難都難不倒英勇無畏的中國共産黨人。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教育事業的恢復與探索到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從全力以赴消除文盲到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從提出優先發展教育、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要求,中國共産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破解教育領域存在的難題,迎來的則是教育事業蓬勃的發展。

  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來抓,抓出來的成效顯然易見。數據變化是教育發展最生動的詮釋:70年來,我國共掃除文盲3億多人,全國學前教育毛入學率達到了81.7%,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為99.95%,初中階段毛入學率為100.9%,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88.8%,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3833萬人,專任教師達到1673萬人……可見,中國教育事業早已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凋敝”轉變為今天的全面興盛。即便對於數據不敏感,我們也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身邊不識字的人幾乎“絕跡”,人們的文化程度正在持續提升。

  將一個文盲佔人口80%以上的人口大國轉變為一個人力資源大國,把巨大的人口包袱轉變為有力支援改革開放事業的人力資源優勢,這就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所創造的教育奇跡。這一切,源於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源於持之以恒的發力用力,源於不斷地提升教育投入,源於對知識和人才的尊重。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70年來,教育事業發展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與成就相伴的還有一些問題,譬如比較突出的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面對教育事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我們不斷推進教育領域的改革,致力於解決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下大力氣改造農村薄弱學校,向農村、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派遣高品質的特崗教師……一些問題正在得到解決,人民群眾在教育方面的獲得感明顯增強。

  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面對著70年來中國教育取得的輝煌成就,當中國教育從“有學上”步入到“上好學”的新時代,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國實現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的步伐會更快,人民群眾會享受到更公平更滿意的教育資源,教育會開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征程。(南方網高永維)

[責任編輯:全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