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在寅喊話預示韓日摩擦接近拐點

2019-08-17 09:48: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文在寅喊話預示韓日摩擦接近拐點

  馬曉霖(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西溪學者〈傑出人才〉)

  8月15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身著民族服裝出席光復節74週年慶祝儀式併發表講話,強調要建立經濟強國並呼籲結束與日本的爭端。觀察家注意到,文在寅雖然言及日本侵略歷史,但並沒有抨擊日本政府,其實已明確向日本釋放和解信號,表明願意結束兩國緊張的階段性關係現狀,重返合作軌道。韓日互懟互撕似乎已隱約看到拐點,但拐點到來仍需假以時日。

  韓聯社轉發的文在寅講話中文版長達4500多字,但是,涉及歷史及韓日關係的僅有500余字。文在寅強調,“光復節不光是我們的好日子……是整個東亞光復的日子。日本國民同樣擺脫軍國主義壓迫,從侵略戰爭中解放出來”,韓國“沒有停留在過去,而是不斷與日本在安全、經濟領域開展合作,嘗試與日本一道療愈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受害者的傷痛……希望日本反省給鄰國帶去的不幸歷史,與我們一道引領東亞的和平與繁榮。”

  文在寅表示,“只有合作才能攜手發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世界通過高度的分工機制實現了共同繁榮,日本經濟也同樣在自由貿易的秩序中實現分工和發展。在國際分工機制中,任何國家若把自身優勢領域作為武器,就無法維持和平的自由貿易秩序,先發展起來的國家絕不能剝奪後起發展國家的機會。若日本此刻走對話與合作之路,我們願意配合,並將與其一道打造公平貿易與合作的東亞……”他還進一步示好説,“正如全世界人民在平昌見證了‘和平韓半島’一般,希望東京奧運會也能帶來友好與合作的希望。為了讓東亞的下一代看到通過合作實現繁榮,我們將竭盡所能。”

  自7月初日本宣佈對三種出口韓國的半導體材料加強審查與管控後,韓國判斷日本因強徵勞工與慰安婦等歷史問題進行報復,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隨後就上述問題對韓國的抨擊言論,似乎又印證了日本為錯誤史觀辯護並借助技術優勢對韓國卡脖子的意圖。日本限制的三種半導體材料是智慧手機、晶片等産品的原材料,是支撐韓國電子産業發展而且短期內沒有備胎來源的核心原材料,因此,日本出口設限對韓國製造業構成事實上的致命“精準打擊”。

  韓國社會原本就瀰漫著強烈厭日情緒,日本實施貿易制裁很快點燃憤怒火焰,不僅韓國政府發起反擊,急速高漲的民間輿論也助推了官方不妥協立場,最終導致韓國對日本不滿與反制向全領域擴展,演變為一場罕見的反日風潮,赴日地方航線和民間交流被相繼取消,部分團體還發起抵制日貨運動,甚至呼籲抵制2020東京奧運會……

  日本政府也不示弱,于8月2日追加制裁將韓國從貿易便利夥伴“白名單”移除,但是,9日又做出讓步宣佈局部放鬆輸韓半導體産品出口管制。面對日本有緊有松的最新回應,原本不打算繼續對等報復的韓國政府,在強大社會輿論壓力下于12日將日本從貿易最惠國名單上“拉黑”,並警告將重新考慮與日本的軍事情報共用合作……至此,雙邊關係陷入50年以來最糟糕的狀態。

  韓日貿易摩擦已呈現超越雙邊關係的外溢效應。首先,雙方作為製造業和零配件出口大國,兩虎爭鬥對全球産業和貿易鏈條特別是越南等亞洲國家構成衝擊;雙方貿易戰導致韓國股市和匯市雙雙下挫,也波及世界金融市場。其次,韓日摩擦導致美國主導的亞太軍事同盟鐵三角面臨解體風險,迫使美國從中斡旋並呼籲休戰。其三,韓國準備在世界貿易組織控告日本,而仲裁過程將耗費時日,無助於儘快結束這場貿易爭端。

  分析家認為,由於日韓經濟體量和技術優勢不成比例,韓國貿易及製造業對日本的依存度過高,因此,在這場貿易戰中單純對等報復並無太多勝算,只能避開主戰場將摩擦橫向擴展到人文交流乃至軍事合作,並形成巨大的輿論聲勢。儘管韓國意識到日本産品斷供的巨大風險,試圖通過發展材料和零部件産業、擴大本土企業合作、推動製造業新發展以及擴大青年就業機會等,抵消貿易戰造成的壓力,但是,在經濟整體形勢下滑背景下,這些措施既有臨時抱佛腳的局限,更有杯水車薪的尷尬,無助於很快扭轉被動局面。

  正因為如此,文在寅在光復節講話中才改變話風,不僅簡約言及日本殖民歷史,避免批評日本,而且大談韓日合作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無疑已冷靜地向日本懸起“免戰牌”。文在寅發表講話當晚,首爾10萬人舉行反對安倍的燭光集會,顯現韓國政府與民間對日態度溫差依然較大。

  韓日摩擦爆發後,兩國政府間對話幾次無果,原定17日在東南亞舉行的副外長級磋商也因消息洩露而取消,表明當前輿論環境下,韓國政府依然面臨來自反日民意的巨大牽絆,雖然摩擦已經看到拐點,但雙方立場差距懸殊,真正翻過這一頁還需要時間。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