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安居夢”托起“中國夢”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係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係人民安居樂業,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係社會和諧穩定。日前,新華社發布了題為《為了夢圓安居,創造幸福生活——習近平總書記牽挂的民生事之“住有所居”篇》,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初心。
安居方能樂業。住房問題是民生大事,關係千家萬戶的基本生活保障。從“房住不炒”定位到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從住房保障到供應體係建設,從易地搬遷扶貧到棚戶區改造……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心係百姓安居冷暖,始終把“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目標”作為一項重要改革任務,全面部署、躬身推進。
“安居”是“樂業”之本,安居夢就是老百姓的幸福夢。“挪窮窩”“拔窮根”,開對方子、找準路子。住有所居既是承諾,也是責任。住房問題是重大民生問題,從老子的“安其居,樂其業”,到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古往今來,住房始終傾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和夢想。同時,針對相關特殊地區只有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從根本上改變深度貧困地區困難群眾的居住和生產條件,輔以教育、培訓、產業指導,才能幫助貧困人口真正擺脫貧困,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同全國人民一起奔跑。總的來說,無論是學有所教、勞有所得,還是病有所醫、老有所養,都離不開住有所居的實現。可以說,安居夢,就是百姓的幸福夢。
“中國夢”概念的提出凝聚著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次提出了“中國夢”這個概念並加以闡釋:“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遠可追溯至被槍炮打開國門的恥辱時刻,近可暢想至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它凝聚著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對民族復興的希望。
老百姓的幸福夢就是偉大的中國夢。中國夢屬于國家、屬于民族,更屬于每一個人。循著習近平總書記走過的足跡,我們看到,每一次考察調研時,他總是關心百姓住得好不好、房子暖不暖;每一次謀劃改革時,他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全盤考慮住房保障和供應體係建設。“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如此夙興夜寐,且行且思,只為給億萬人民一個溫暖的家。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我們要把“住有所居”作為加快高質量發展的“真道理”“硬任務”,用一磚一瓦築起百姓的安居夢,為他們叩開幸福生活的大門。這是初心更是使命。只有讓群眾住進好房子,過上好日子,有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才能讓人民幸福之夢與國家富強之夢交織在一起,從而迸發出努力奔跑的洪荒偉力,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高歌猛進、闊步前行。
文/陶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