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時評:“血脈”通暢活力足

2019-08-15 12:5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 題:“血脈”通暢活力足

  新華社記者齊中熙、安娜

  炎炎夏日,人在家中坐,貨從八方來。我們可以品嘗到新疆的葡萄,海南的荔枝,甚至歐洲的啤酒,南太平洋的海鮮……南來北往,貨暢其流。中國經濟“血脈”通暢的背後,是經濟動力活力充沛的縮影。

  暑運期間,每天約1200萬人次乘坐火車,超過1.53億件快遞流轉。物流運輸規模持續保持高位運作,本身創造巨大的價值,也是觀察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重要窗口。

  今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增速達6.3%,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1%。物流為消費提供了便捷保障,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1.6%,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19.6%。全國完成快遞業務量277.6億件,同比增長25.7%。僅快遞業,每年新增就業人數就超過20萬人,對國內新增就業貢獻率超過2%。

  對於90萬億元規模的中國經濟,運輸物流就是其通暢的“血脈”。它不僅每時每刻輸送著養料,為中國經濟注入澎湃的動力和活力,也不斷推動中國經濟壯大。數據顯示,快遞業年支撐網路零售額已近6.9萬億元,成為新經濟的代表和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力量。快遞服務製造業形成318個重點項目,帶動製造業總産值約2172.94億元,年支撐跨境電子商務貿易額超過3500億元。

  “海陸空”通達天下,全方位、立體化便捷交通運輸網路讓世界為之驚艷。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物流業的運輸體系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項指標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18年末,在全球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中,佔有七席;全國高鐵營業里程、高速公路總里程雙雙位居世界第一;每年500多億件的快遞業務量佔到世界一半;定期航班航線總條數較1950年增長超過400倍……這些數字的背後,是我國綜合運輸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更是百姓出行與消費方式、經濟發展品質和發展模式的質變。

  火熱的夏日,熱絡的物流,每天都在講述著中國經濟的生動故事。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