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量身定制網約車監管模式值得期待

2019-08-15 10:22: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縱深話題

  量身定制網約車監管模式值得期待

  智欣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負責人日前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全國每天網約車訂單量達2000萬單,為民眾出行提供了多樣化選擇,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要量身定制網約車監管模式,進一步優化網約車準入條件,加快網約車合規化進程,促進網約車等交通運輸新業態健康發展。

  近年來,網約車在迅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多起惡性安全事故導致公眾安全感降低,平臺自身管理和對車輛監管有待強化,準入條件較高影響網約車合規化進程等,這些問題相互之間又存在一定的關聯。一些地方不斷提高網約車準入條件,致使網約車司機和車輛合規難度不斷加大,最極端的例子是,遼寧錦州市四年前開始嚴禁私家車利用打車軟體從事營運活動,時至今日,該市沒有一家網約車平臺獲得經營許可證,沒有一輛網約車獲得運營證,沒有一個人取得合法的網約車司機身份。

  8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探索適應新業態特點、有利於公平競爭的公正監管辦法,對看得準、已經形成較好發展勢頭的,分類量身定制適當的監管模式,避免用老辦法管理新業態。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負責人提出量身定制網約車監管模式,依據的就是國務院辦公廳《指導意見》中的這一要求。

  這裡的“量身定制”,首先針對的是網際網路平臺經濟和交通運輸新業態具有的特點——網約車是交通運輸生産力新的組織方式和發展新動能,對優化交通運輸資源配置、拓展交通運輸消費和增加就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網約車發展方向基本能“看得準”,並形成了較好發展勢頭,應當按照國辦《指導意見》的要求,量身定制適當的網約車監管模式,避免用老辦法管理新業態。

  這裡的“量身定制”,其次針對的是一些地方對網約車實行“強監管”,導致準入門檻太高、合規化太難的現狀。在中央對網約車政策頂層設計的統一要求下,各地有必要結合實際情況以及網約車存在的問題,制定各自的網約車準入和合規化標準,但總的要求是準入門檻不應越來越高,合規不應越來越難,市場供給不應越來越少。應當按照國辦《指導意見》的要求,清理和規範制約網約車健康發展的行政許可、資質資格等事項,評估地方對中央政策落實情況,優化完善準入條件、審批流程和服務,降低網約車司機、車輛和企業的合規成本,以有序增加網約車市場供給。

  按照國辦《指導意見》,對平臺經濟實行包容審慎監管,科學合理界定平臺在經營者資訊核驗、産品和服務品質、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責任,強化政府部門的監督執法職責,不得將本該由政府承擔的監管責任轉嫁給平臺;加快研究出臺平臺盡職免責的具體辦法,依法合理確定平臺承擔的責任。具體到對網約車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就是按照職責、權利、收益對等的原則,正確看待和合理確定網約車平臺的責任,無論是在平時運營過程中,還是在發生重大責任事故之後,依法應由平臺承擔的責任分毫不容推卸,必須嚴加追究,但平臺依法無須承擔以及盡職而可減免的責任,也不能向平臺額外賦予和隨意追加。

  網約車是網際網路平臺經濟和交通運輸新業態的典型,量身定制網約車監管模式如果取得成功,可為量身定制其他平臺經濟和交通運輸新業態監管模式積累有益的經驗,這方面的改革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