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韓國宣佈將取消對日出口優待 日本學者:美國漁利

2019-08-14 10:26: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韓國宣佈將取消對日出口優待

  日本學者:日韓相鬥 美國漁利

  為應對日本將韓國從貿易“白名單”中移出,韓國政府8月12日宣佈,將把日本從其出口管理優待對象清單中剔除,並在貿易夥伴分級上對日本作降級處理。日方認為韓方此舉對日本影響不大,日方將繼續維持對韓強硬姿態。日韓兩國一時難以緩和並改善關係。接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的日本學者認為,“日韓越是爭強鬥勝,美國從中撈取好處的機會就越多”。

  12日下午,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長成允模在記者會上表示,韓方將把日本從韓國的出口貿易管理優待對象名單中刪除,同時把日本劃歸新的類別,適用更嚴格的出口審查標準。日本被韓國從貿易優待對象名單中除名後,相關貿易申請手續將更嚴、耗時將更長。成允模説,韓方將在20天內徵集國內意見,從9月開始實施新規;日本如果要求就此磋商,“無論何時何地,韓方都願意談”。

  韓國總統府國家安保室第二次長金鉉宗12日也表示,韓方此番採取的措施,對韓國自身影響不大。韓國産半導體的世界市場佔有率大,如果幾個月之內就無法繼續生産,世界各國的智慧手機製造産業也會難以為繼,這反而可能對日方形成壓力。

  日本《讀賣新聞》12日報道認為,韓國的這個舉措,事實上就是針對日本加強對韓戰略物資出口限制的反制措施。據NHK電視臺12日報道,日本外務省官員當日表示,日方將詳細確認韓方措施的理由與具體內容,不會立即出現大的影響,現階段就是靜觀其變。經産省方面則在加緊對韓方措施的詳細內容進行確認,並分析可能産生的影響。

  時事通信社13日消息稱,日本政府的立場依然強硬。日本政府官員表示,尚未確認詳情,所以沒什麼好説的;日方正通過駐韓使館蒐集資訊。經産省官員表示,韓方此舉對日本沒什麼影響,“不必大驚小怪”。外務省官員表示,“情況沒有變化”,日方將繼續要求韓方糾正強徵勞工案件處理中的“違反國際法狀態”。

  日本外務副大臣佐藤正久12日發表推文稱,日方將詳細確認韓方出臺的措施以何為依據。他同時表示“韓對日出口商品中幾乎沒有敏感性戰略物資”,意思是韓國採取的措施對日本影響不大。

  韓國總統文在寅繼續批評日加強對韓貿易管制是不正當的經濟報復。不過,在強調韓國仍將“毅然決然地予以應對”的同時,他也呼籲韓國國民不要感情用事,避免損害韓日國民之間友好。韓聯社(日文版)12日報道稱,文在寅在當天的總統高級幕僚會議上説,過去,我們曾遭受日本帝國主義施加的巨大痛苦;目前,日本正對韓國發起經濟報復,我們只能嚴正對待。文在寅表示,日本的經濟報復本身就是不正當的,而其報復措施是因歷史問題而實施的,這就更加錯誤。對日本政府的不正當經濟報復,我們仍將決然地予以反對,同時也要展現以大局為重的姿態,不損害兩國民間友好。如果兩國國民能夠基於成熟的市民意識,秉承民主、人權價值觀進行溝通,加強人類大愛與和平友好,韓日關係未來就會變得更加光明。

  雖然日方認為日韓摩擦對日本影響不大,但日韓關係困局實際正對日本經濟産生一些微妙的負面影響。比如説,赴日韓國旅客比去年同期有不小幅度的減少。安倍內閣的觀光政策目標是,到2020年赴日外國遊客增加到4000萬人、外國遊客在日觀光消費達8萬億日元。去年韓國遊客佔全部赴日遊客的24.2%,如今韓國赴日旅客在逐步減少,加上韓國國內抵制日貨的潮流長期化,安倍內閣實現其觀光政策目標的難度無疑在加大。

  日前,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道紀忠華智庫日本首席代表後藤錦隆表示,單純從經貿和産業角度看,日本和韓國之間的産業和技術重合度高,雙方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十分殘酷,“一旦相互踩踏就必定出重拳,往往是你死我活的態勢”。安倍內閣8月2日決定加強對韓戰略物資出口管制等措施,“幾乎是不計後果”,力求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打垮韓國半導體支柱産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對日競爭力。

  後藤錦隆認為,此番日韓之爭,首先是兩國的核心利益之爭。雙方或者國際社會有人指望美國發揮正面調停作用,這非但無濟於事,甚至無異於與虎謀皮。只要美日、美韓地區軍事同盟沒有根本動搖,美方向來樂意坐收漁翁之利。“日韓越是爭強鬥勝,美國從中撈取好處的機會就越多”。

  後藤錦隆還對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表示,日韓爭執如果長期化,對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十分不利,對中國半導體産業的發展也可能存在一定影響,所以中方宜加強關注並有所準備,尤其要防範此事在客觀效果上與特朗普的貿易戰行為“合流”。不過後藤錦隆同時認為,日本與中國在經濟、産業和技術上各有優勢,市場互補性強。在美國發起貿易戰、英國脫歐等背景下,日本在美歐主要市場上正遭遇不安和威脅。對日本經濟來説,失去中國巨大市場的境況是難以想像的。加上日中關係正在加速改善,現階段日本以同樣手法貿然對華出手貿易戰的可能性很小。 

  本報東京8月13日電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駐日本記者 張建墅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