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平遙電影宮主創設計師:鄉村改造當珍視特色 留住“鄉愁”

2019-08-13 11:0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電 (記者 高凱)為了新一站“中國鄉村復興論壇”的舉行,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産業園區中心主任廉毅銳參與到山西省沁源縣的鄉村改造設計工作中。

  12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舉行“沁源文化研討會暨鄉村復興論壇沁源峰會”新聞發佈會,宣佈新一站“中國鄉村復興論壇”將於10月17日至20日在山西省沁源縣舉辦。

  作為此前剛剛獲得WA中國建築獎“城市貢獻獎佳作獎”平遙電影宮的主創設計師,廉毅銳此次的改造對像是建設于上世紀70年代的沁源化肥廠,改建後,該廠區將作為此次論壇的主會場投入使用。

  “一直以來,我們做的南方鄉村建設比較多,其中隱含了一個地理環境差別的因素。在南方的偏遠鄉村,傳統村落比較依賴於優越的歷史和自然條件風光。”廉毅銳説,“但是在北方,我們在近郊的鄉村如何能夠跟産業結合,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復興重建就很重要,所以這次我們進行了一個這樣的選點。”

  “我們希望把相關片區打造成接下來中國鄉村建設領域的一個‘KOL’(關鍵意見領袖)。”廉毅銳説,“南方和北方廣袤的鄉村裏都曾有過工廠企業,也有一些現在已經被騰退變成遺址了,為什麼一直沒有在鄉村建設界出現呢?因為我們忽略它、不看它,我們把鄉村建設矮小化到只有村莊、民居、民宿,鄉村在我們面前是消隱的,我們這次把它拉回來了。”

  鄉村改造的“度”如何拿捏一直是廉毅銳在設計中重點思考的問題。“我前些年一直在觀察和思考,我們很多設計師在鄉村建設中過於追‘舊’,過於追求以前鄉村裏面的建築面貌。我們改造一個鄉村,第一是為了讓居住在鄉村裏面的人生活得更舒適一點,我們不應完全追‘舊’,還是要賦予一些新的設計特點進去。”

  他同時指出:“另一方面,有一些設計師太過重‘賦予’,把改造對象弄成全新的,恨不得把一個鄉村變成一個表現設計高度的一個東西,把鄉村裏面熟悉的氣質破壞了。再就是在規劃領域把鄉村機理改變了,把房子的街巷格局改變了,那這個鄉村可能就有害了。”

  廉毅銳認為,這種機理關係到鄉村特有的一種情感,或曰“鄉愁”,“因為鄉村的生活是有張家大媽,李家大姐交流習慣的,他們的生活也依賴於這種交流習慣,鄉愁怎麼建立?在很多時刻通過村莊裏面的交流空間,大家形成的人際管理網來建立鄉愁,我們不要破壞那個機理,這是克制性干預,不要過度”。

  對於這個“度”,廉毅銳認為應當保留原有的空間材料、尺度、氣質,把開放空間交還給村民、村、縣、城。

  “現在的鄉村大多數變成除了街道是公共的,其他都是院落——一個私有空間,逐步喪失了村子的交流空間,以前有‘大槐樹’,大家坐在‘大槐樹’下交流乘涼,但如今‘大槐樹’慢慢消失了。由此我認為把村子裏面的活動空間交流場所留出來,對這個村子特有的情感保存有著實實在在的意義。”廉毅銳説。(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