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探訪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高端裝備的“智造之城”

2019-08-09 15:0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上海8月9日電 題:探訪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高端裝備的“智造之城”

  作者 高志苗 李姝徵 鬱玫

  全球首款人工智慧深度學習處理晶片“寒武紀”,全球首款網際網路汽車榮威ERX5,全球最大缸徑980毫米的低速大功率柴油機,中國首臺自主智慧財産權的C919大飛機發動機,中國首根國産12英寸單晶矽棒……它們有著共同的“標簽”——“臨港智造”。

  近年來,擁有國家級、世界級先進技術的企業陸續落戶臨港。這個地處上海東南角,位於長江口和杭州灣交匯處的高端裝備“智造之城”,通過一個個“臨港智造”填補著國內外技術空白。

  上海全力打造“四大品牌”(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上海製造”被賦予重任,臨港作為上海面向未來的戰略空間,肩負著建設“世界級智慧製造産業中心”的重任。

  “智慧製造建設是産業發展的趨勢和方向。”上海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産業發展首席規劃師顧長石説,臨港已經形成了新能源裝備、大型船用關鍵件、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海洋工程裝備、工程機械裝備、民用航空裝備、再製造等産業集群。

  顧長石介紹説,“2018年5月臨港發佈了陸、海、空無人系統綜合示範區的規劃,‘陸海空’,分別指的是無人車、無人船和無人機。目前我們已經集聚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企業,臨港為他們提供實驗場景進行技術驗證。”

  上海自貿試驗區增設臨港新片區,從根本上説,是為了更好地對接國家需求,針對國家發展“卡脖子”領域開展試點,如新一代資訊技術、晶片、人工智慧、航太航空、鐳射等領域。

  上海臨港奉賢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鄒林昆介紹説:“我們的智造,比如核電裝備是代表國家參與世界競爭的,三一挖掘機市場佔有率已全國第一,我們還有多批這樣的高端裝備産業代表中國參加國際競爭。”

  這些智慧製造企業為什麼會選擇臨港?宇之赫新材料測試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衛説:“選址時看了很多地方,因為我們實驗室對電、承重等方面有特殊的要求,最後選定臨港張江創業工坊主要考慮了三方面因素:環境條件、人員穩定以及成本費用。”

  “臨港作為我們集團國際化研究發展基地,獨有的區位優勢同我們集團國際化發展戰略不謀而合。”上汽乘用車公司臨港基地黨委書記宋炯毅對記者説。

  宇之赫新材料測試有限公司實驗室經理Anders也強調,很多航空航太、材料、高新技術公司選擇落地臨港,如商飛、中航等,實驗室靠近客戶,産業鏈集聚使企業之間可以更好地交流合作。

  臨港的智慧製造也體現在高校教學中。上海電機學院工業技術中心主任付曉剛介紹了學校工業4.0展館:“這個展館完全按照工廠的設計去建造,平時學生在這裡做工程試驗,學校各專業都融合在工業4.0中,包括電機設計、物流等專業,學生和老師都能接觸到最先進的技術和理念。”

  將區位資源與教育教學相融合是臨港獨有的特點。“這是臨港教育最有優勢和最特別的地方,是臨港政府給予學生和老師最好的資源和福利。”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傑説。(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