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舉措保障就業 穩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2019-08-07 21:09: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2018年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六穩”舉措,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在近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了中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要辦好自己的事,必須落實好“六穩”政策,下半年中國經濟將從哪些方面發力實現“六穩”?首先來關注穩就業和穩金融。

  就業是民生之本,而在“六穩”當中,穩就業也被擺在了首位。根據人社部7月25日公佈的數據,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3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67%。六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低於5.5%的預期控制目標。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莫榮:總體看,就業形勢是穩定的,中國經濟的體量很大,我們産業鏈也比較完備,佈局比較完整,所以説我們勞動力市場韌性好。

  記者 胡婧:雖然上半年中國的就業形勢整體平穩,但是在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依舊提到了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也是考慮到中國的經濟正在進行結構性的調整,對於一些具體的崗位和職業都會提出新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有針對性的做好就業服務,同時提出一些重點的扶持政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7月3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重點提出了四條重點舉措,其中一條就是提出要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的資金,加快推進職業技能提升的行動,幫助産業工人進一步提高職業技能,應對現代化製造業的需求。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單強:現在從全球所有國家來看,我們國家的製造業門類最齊全,國家在整個産業發展過程中,産業的迭代和轉型升級的步伐越來越快。新産業的崛起和傳統産業的更新換代其實極大地拉動了有一技之長的人員的職業發展。

  除了穩就業,“六穩”當中穩金融被排在了第二位。在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當中也強調,要採取具體的措施支援民營企業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製造業、民營企業的中長期融資,讓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保障就業。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卞永祖:穩金融和穩就業還是有比較密切聯繫的,只有金融穩定才能保證整個社會經濟體系的平穩健康運轉,才能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目前來看,整個全球經濟前景並不明確,下半年首先要加快金融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包括重大的金融改革,像科創板這樣的改革,應該確保它健康穩定地發展。另外一方面,我們還要加快金融領域對外開放步伐,通過對外開放來促進改革,通過對外開發來促進發展,使整個金融體系實力得到提高。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