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能源車短期難盈利 房企大佬們為啥還砸4000億賭明天?

2019-08-05 09:20:00
來源:央視財經
字號

  蔚來汽車累計虧損200億!新能源車短期難盈利,房企大佬們為啥還砸4000億賭明天?

  近幾年,業內把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非傳統車企統稱為造車新勢力。 從門外漢到新手,並且是一個資金和技術門檻雙高的新手,他們在通往盈利的道路上,遇到的最大攔路虎是什麼?

  重金投入卻連年虧損 造車新勢力短期盈利難

  近段時間,某汽車企業戰略及品牌副總裁趙強和他的團隊正在北京為公司的第一台量産車下線做最後的調試。

  現階段,儘快把量産車造好、推向市場並得到認可,是進一步獲得資本青睞的關鍵。  

  某汽車企業戰略及品牌副總裁 趙強:我相信大家都差錢,沒有不差錢的時候。因為做生意,一定是要以賺取利潤為上,不在今天賺,就要在明天賺。 趙強説,公司成立5年來,儲備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大量先進的智慧化技術,卻從來沒有一次性儲備過長期的發展資金。 而根據階段發展的狀況,再去找融資,這幾乎是新勢力造車公司的共有特點。

  某汽車企業戰略及品牌副總裁趙強:這個市場並不缺少一個新晉品牌。從去年開始,不管內燃汽車還是電動汽車,幾乎都在滑坡,有的非常嚴重。不差錢、不缺錢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一個階段所需要的錢足夠用就可以了。 2018年,純電動汽車佔有率排名第一的特斯拉在虧損了15年之後,首次轉虧為盈。而造車新勢力重資産、生産週期長、研發佔比高的共性,使得他們不得不去面對短期難以盈利這個難題。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蔚來汽車在2019年一季度,凈虧損達到6.236億元,同比再次增加71.4%。近三年來,蔚來已累計虧損將近200億元。

  頭部企業尚且如此,追隨者要想短期盈利更是不易。 目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企業大多成立在5年以內,仍全面投入大於産出。

  專家分析,新能源汽車目前在全球汽車市場份額還不足5%,國內數十家新勢力造車企業在電動化和智慧化的巨大變革中,風險和機會同樣很大。  

  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合會秘書長 崔東樹:資本的進入應該與企業的發展同步銜接。並不是説資本一下就準備出來300億或500億,而是到每一個階段,如果幹得好,資金量就需求大,如果幹不好,可能在第一階段,企業已經倒下了,就不需要這麼大資金。

  房企入局 千億資本佈局新能源車市

  特斯拉在去年首次實現了連續兩個季度的盈利,讓業界看到了希望。儘管今年以來車市整體遇冷,但一些不差錢的企業,比如房企,依然不改初衷,紛紛加大佈局,加入到新能源車的戰場中。 近日,在深圳,恒大集團與碧桂園、萬科、融創中國達成合作協議,作為佈局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環節,四大房企要共同為5468個社區、超過3000萬業主提供停車位充電服務。

  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合會秘書長崔東樹:國外來説,住房消費和汽車消費在居民消費支出中,總體數額是相近的。比如,像美國住房跟汽車消費比例相近,而中國現在房子消費太高,房地産公司超強,利潤比較豐厚,他們有這麼強能力,可能自認為比車企更能抓住這種變化。

  今年以來,種種跡象表明,新能源汽車投資浪潮正在退去。西雅圖數據研究公司PitchBook發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15日,中國電動車領域所獲得的風投金額共計7.83億美元(約合51.2億元人民幣),同比去年下滑86.95%。

  不過,專家表示,從全球市場來看,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快速變化的行業,擁有體量巨大的市場空間。  

  在眾多的造車新勢力中,資金充足的企業更容易佔得先機,而這正是中國房地産企業的強項。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造車不同於做衣服,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一點點錢是不能支撐這個産業的。 隨著國內房地産市場趨向飽和,大部分房地産企業都開始培育新的增長點。據統計,近年來,恒大、富力等不下10家房地産開發企業,均公開表示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計劃投資額已接近4000億元。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很多的企業看到未來汽車産業發展沒有觸及過的空間,它是一個全新的空間,所以很多資本會關注到這個新興産業。

  新能源車市,

  你看好嗎?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