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基本盤”穩固,中國經濟駛向發展“新藍海”

2019-08-02 17:55:00
來源:中國吉林網
字號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徵穩馭舟”。在保護主義逆風擾動、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上半年中國經濟實現了6.3%的增速,且“基本盤”更加穩固、“主引擎”更為強勁。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經濟運作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同時指出當前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

  “不畏浮雲遮望眼”。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上半年,以改革創新為經濟添後勁、以改善民生釋放內需潛力,我國經濟總量逾45萬億元,同比增長6.3%,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推動高品質發展的積極因素增多。保持穩中有進,中國經濟“逆風前行”,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展現出巨大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

  總體平穩,“穩”的步伐有力。去年7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強調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穩”字成為中國經濟的關鍵詞。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73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7%,“穩就業”取得了明顯成效,為經濟平穩運作作出了積極貢獻。再結合物價、收入、生態環境等指標,可以發現上半年中國經濟平穩運作步伐堅定有力。

  穩中有進,“進”的動能強勁。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速已經連續14個季度保持在6.4%—6.8%的區間,且發展中“進”的動能強勁。比如,上半年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如消費、投資、外貿等等,增速就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升。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更是同比增長達9%,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速度快3個百分點,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0.8個百分點。

  進中顯優,“優”的特徵明顯。今年上半年,物價溫和上漲,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以6.5%的實際增長“跑贏”GDP增速。社會領域投資、高技術産業投資、製造業技術改造投資,也都實現了10%以上增速。民生改善步伐不斷向前,以新技術、新産品、新産業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産業正在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前進的“新引擎”,這樁樁件件都足以表明,中國經濟進中顯優,且“優”的特徵正變得愈來愈明顯。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就曾在第十三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二十國集團中,中國經濟增速是非常高的,中國經濟依然充滿活力。”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在發生深刻而複雜的變化,中國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但只要我們堅定必勝信心,把握長期大勢,中國經濟必將穿越風雨駛向發展的“新藍海”, 給世界帶來更多市場紅利。(陳曦)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