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顆獼猴桃 撬動鄉鎮經濟發展

2019-07-29 17:59:00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字號

  光明網訊(記者 孫曉)綠葉掩映下,挂果的獼猴桃樹漫山遍野,一座座白色的架子點綴其中分外顯眼,這裡是國家出口獼猴桃示範基地——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古堡鎮。7月25日,“脫貧攻堅地方行”看貴州線下走訪活動媒體來到這裡,了解一顆小小的獼猴桃中掩藏的致富秘訣。

  古堡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土壤含沙,偏酸性,土層深厚,是獼猴桃的最佳適生區。修文縣的獼猴桃種植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引入貴州省勞改局果樹研究所利用本地野生獼猴桃嫁接培育出的“貴長”品種。2002年,全縣“貴長”獼猴桃種植面積達到5萬餘畝,但由於缺乏架材配套、市場價格較低、農戶管理粗放等原因,種植面積逐年萎縮,到2008年僅剩1萬餘畝。

  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2009年,修文縣決定把獼猴桃作為結構調整和促農增收的主導産業來抓,出臺一系列支援獼猴桃産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在苗木、架材等方面進行補助,讓獼猴桃種植在經歷了“從大變小”的坎坷後又逐漸“從小變大”。

  古堡鎮的種植戶黃良華就是被重新發展起來的獼猴桃産業“帶”回家的代表。1993年,他離家到浙江溫州打工,“那個時候家裏種些苞米,一年的糧食都不夠半年吃,不出去沒辦法嘛。”2009年,得知修文縣重新振興獼猴桃産業的消息,他回到古堡鎮,剪枝、澆水、除蟲,一門心思撲在果林上,並逐漸擴大承包範圍。目前黃良華種植著120畝獼猴桃樹,僅去年一年,就賣了60多萬元。現在,他不僅管著自己的果園,還經常被請去向周邊鄉鎮一些想要參與種植的農戶們傳授技術和經驗。

  提及近些年身邊的變化,黃良華笑著説,“在家裏更自由,賺得也更多,現在就是大家都富起來,電腦、樓房、小汽車都有了。”

  古堡鎮獼猴桃産業的全面發展,為村民致富提供了關鍵路徑,在扶貧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現在,古堡鎮的216戶國家級貧困戶中,有83戶走上了種植獼猴桃的道路。而一些沒有勞動能力、無法參與種植的貧困戶,也正通過養豬、土地經營權流轉分紅、開辦農家樂等方式增加收入。獼猴桃的種植和採摘工作,還帶動了大批家庭婦女實現創業就業。

  目前,古堡鎮獼猴桃種植達6.4萬畝,佔全縣種植面積的36%,涉及129個村民小組,4000余戶農戶。攤子大了,又面臨另外一個問題:這樣的種植規模,如何保持獼猴桃的品質穩定?怎樣監測、防治果園裏的病蟲害情況?大數據派上了用場。

  智慧農業是農業生産的發展趨勢,大産業、大智慧、大數據引領必不可少。古堡鎮果園中的白色架子,實際上是具備數據採集功能的小型氣象站,檢測空氣中的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含量、採集降雨量;地底下的探針採集土壤濕度、土壤的PH值、土壤鹽分;後臺實時監控果園裏黃板的蟲孔密度。如此,可以有效地根據果樹生長情況對症施治,精準管理。據了解,這樣的大數據物聯網可追溯系統已經覆蓋了修文獼猴桃70%的挂果果園,將在2020年完成全覆蓋。

  天然的好環境,再加上大數據的加持,如今修文縣的獼猴桃成了品質的代名詞。種植戶們的獼猴桃,不僅有縣裏引進的企業進行保底收購,還有許多果商慕名而來採買。古堡鎮黨委副書記陳萬兵介紹,“以前一斤才3元左右,現在平均售價已經達到了6元,我們的‘貴長’獼猴桃不僅賣到各省,還遠銷俄羅斯。”

[責任編輯:全志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