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聯播+丨兩封賀信背後的綠色故事

2019-07-29 08:09: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庫布其沙漠中的一條穿沙公路,兩旁綠意盎然。

  綠色理念創造“綠色奇跡”

  “小時候記事起,村裏村外全是沙,房前屋後都有沙丘,沙丘經常拱上房頂,晚上睡覺還得頂門,不頂門沙就涌進家裏來了。”這是生活在庫布其沙漠北緣的達拉特旗中和西鎮官井村,一位80多歲的老人對曾經惡劣自然條件的深刻印象。

  從一幅標明庫布其沙漠區位的地圖上看,沙區整個輪廓看上去像一隻長脖子巨獸,緊貼黃河內蒙古段“幾”字彎的內側。為了馴服這只“巨獸”,鄂爾多斯人民奮鬥了幾十年。

  上世紀50年代提出“禁止開荒,保護牧場”;60年代提出“種樹種草基本田”;70年代提出“退耕還林還牧,以林牧為主,多种經營”;80年代提出“三種五小”;90年代提出“植被建設是鄂爾多斯最大的基礎建設”……

  一個個時間節點,一場場“頭腦風暴”,一代代人始終把庫布其沙漠治理作為求生存、圖發展、謀富裕的根本大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下,庫布其沙漠治理步入快車道。一個個草方格鎖住沙丘,一群群牛羊進了棚圈,一片片綠色草木持續擴展。鄂爾多斯人民找到了一條戰略合理、戰術有效、技術先進的科學治沙之路。

1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的庫布其沙漠中,技術人員操控無人機飛播造林。

  以參與庫布其治沙的一個企業為例,這幾年的治沙面積,相當於前20年治沙面積的總和;343項治沙科技創新成果,有290多項在這幾年完成。

  讓世界驚嘆的綠色奇跡在庫布其沙漠上演,昔日的“死亡之海”,變成今朝“希望之海”。

  綠色行動引領“綠富同興”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習近平的“兩山論”早已深入人心,它告訴鄂爾多斯人,綠色不是庫布其治沙的句號,而是老百姓致富的新起點。

  在沙漠裏養牛,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是一個牧民説,他們做到了:“養了600頭呢!年收入80多萬元!”

  在一個曾經一窮二白、寸草不生的地方發展旅遊,一般人認為不可能,但庫布其的神奇之處就是處處皆有可能。

  響沙灣,地處庫布其沙漠的最東端,憑藉天然“鳴沙”資源,經過20多年傾心打造,成為內蒙古一張獨具特色的旅遊名片。

  從無邊荒漠到旅遊天堂,近10年來,鄂爾多斯市生態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近1000萬人次,實現收入24.6億元。

1

  在庫布其沙漠中的白土梁林場沙棘林內,林場管理員鄧勝利展示沙棘樹剪枝育苗技術。當地通過種植沙棘,既解決了荒漠化問題,又幫助農牧民增收,實現了生態和經濟雙重效益。

  在庫布其大漠深處,除了百萬畝的沙柳檸條,甘草絕對算得上是一道亮麗風景線。百萬畝甘草在這裡不僅固了沙,更富了農牧民。

  “吃了上頓沒下頓,夾生窩頭沙磣牙”,流傳于農牧民口中的這句順口溜,是之前沙區百姓艱苦生活的真實寫照。而今,在庫布其沙漠深處,牧民孟克達來一家人去年收入30多萬元。

  孟克達來家住七星湖旅遊景區境內的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牧民新村,他擁有“沙地業主、産業股東、旅遊業小老闆、民工聯隊長、産業工人、生態工人、新式農牧民”等七種新身份,每一種新身份都能帶來不菲的收入。

  沙患變成沙利,風沙變成風景,黃沙變成黃金。

  隨著治沙産業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從治沙中尋找商機,農牧民市場化參與,從産業發展中獲得穩定收入,實現“綠富同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鄂爾多斯政府和治沙企業累計為群眾提供就業機會100多萬人(次),沙區農牧民每人平均年收入從不到400元增長到1.8萬多元。

  從黃沙漫漫到綠意蔥蘢,從“死亡之海”到“經濟綠洲”。庫布其沙漠治理讓“兩山論”綻放大漠。

  “綠色名片”共築生態文明

  “防治荒漠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國際社會攜手應對。”

  習近平的綠色發展理念不僅著眼于中國,更著眼于推動全球環境治理,為世界人民謀幸福安康。

  庫布其治沙之所以成功,在於它創造了一種模式,探索出了一條“黨委政府政策性主導、企業産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科技持續化創新”四輪驅動的“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這種模式,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2014年,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區被聯合國環境署確定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範區”;2017年9月,庫布其防沙治沙的成功實踐,被寫入190多個國家代表共同起草的《鄂爾多斯宣言》。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成為可借鑒、可複製、可推廣的防治荒漠化模式,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也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綠色名片”。

  這張名片,走出庫布其,走向烏蘭布和、騰格裏、塔克拉瑪幹……走入沙特、蒙古國等國家和地區,沿著“一帶一路”,在中東、中亞、東南亞等地落地生根,播種綠色希望。

  已越關山,再眺雄峰。

  在致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賀信中,習近平指出,面向未來,中國願同各方一道,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共築生態文明之基,攜手推進全球環境治理保護,為建設美麗清潔的世界作出積極貢獻。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任編輯:全志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