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堅守初心的“實干政委”

2019-07-26 14:1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愛國情 奮鬥者紅色血脈

  火箭軍某導彈旅政委李保國:

  堅守初心的“實干政委”

  光明日報記者 章文 光明日報通訊員 楊永剛

  烈日仿佛把水泥地烤化了,一股股熱浪翻滾著。發射場上,“大國長劍”巍峨挺立,劍指驕陽。一襲墨綠,在烈日下熠熠生輝。熒屏閃爍,密碼聲聲。全副武裝的號手們穩坐操作臺,目光如炬,動作嫺熟。

  鳴金收兵。脫下防護服,驕陽下的熱血漢子露出真容。記者一眼便認出火箭軍某導彈旅政委李保國,因為他個子最高、臉龐最黑。

  上裝能操作,上陣能指揮,李保國在營、團、旅三級政工領導幹部崗位上幹得有聲有色,成為官兵最信任的基層黨代表,官兵親切稱他是“打仗政委”“實干政委” 。

  “講自己所信的,做自己所講的”

  李保國所在的導彈旅是這輪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新生兒”。

  2017年4月,在一處舊營區,一個新型號導彈旅走進“大國劍陣”,有著5年團政委任職經歷的李保國被任命為首任旅政委。

  組建即成旅、成旅即按新編制運作,這一組建模式在火箭軍部隊尚屬首次。怎麼開好頭、起好步,考驗著李保國和旅黨委“一班人”的智慧和擔當。

  人員來自10多個旅團單位,理念各種各樣;基礎設施陳舊老化,缺人才無裝備,部隊要在短時間內裂變發展、具備作戰能力……困難挑戰比比皆是。

  “建旅先鑄魂,聚人先凝心。”一次次埋頭思索,李保國從學習習近平強軍思想中,探尋實幹興旅的“先手牌”。在第一次全旅大會上,他倡導幹事創業與習近平強軍思想對表,開展“我心中的一流標準”大討論,全旅上下樹起大抓理論學習的風向標。

  “講,就要講自己所信的;做,就要做自己所講的。”李保國認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旅組建以來,他帶領黨委“一班人”始終當好真學真信的表率。

  “人腦是塊田,不長莊稼就長草。”出身農家的李保國深知,學習就像種莊稼,精耕細作才能碩果纍纍。他探索實施黨委中心組帶機關學習模式,微信群輪流當群主,天天推送最新理論成果。他調研梳理出“如何實現個人夢想”“技術幹部要不要學理論”等官兵關注焦點、討論熱點和認識盲點。

  大學生士兵郭華飛入伍前愛玩網遊,學習教育坐不住聽不進。李保國專門安排給他開“理論小灶”,引導他涵養思想、校正行為、積澱習慣。如今,郭華飛成了營裏的理論之星,當上了旅強軍網建設骨幹,被評為旅崗位成才先進個人。

  理論學習越透徹,行動落實越自覺。為了讓官兵深入、全面、系統領會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精髓要義,黨的十九大召開後,李保國帶領理論骨幹連夜繪製11張思維導圖,要求人人學懂弄通。

  有的官兵面露難色:“作為普通一兵,把訓練搞上去就行了,何必學習這麼多、這麼深?”李保國著力糾偏:“習近平強軍思想,對發射號手來説就是點火按鈕,對駕駛員來説就是方向盤!”道理越講越清,真理越辯越明。官兵的心坎上,打下了真信真用的烙印。

  一次次人員轉隸,一次次裂變發展,一批年輕幹部被推上前臺,成為帶領官兵強軍興軍的領頭人,能力不足的問題成為制約幹事創業的頭號敵手。李保國牽頭建立“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特色成果研討交流室”,探索形成用組織優勢強化體制優勢、反向量化測評助推建設質效等3類20項特色成果、創新做法,找到了破解矛盾問題、理清思路舉措、引領建設發展的“金鑰匙”。旅組建至今,面對兩次臨時部署調整、5次大的人員抽組和長時間野營駐訓,官兵都能正確對待個人得失、勇於擔當使命任務,始終保持昂揚鬥志。

  “合格不是標準,優秀才是合格”

  入伍22年,李保國始終把打仗當作全力以赴的主業,不管在任何崗位,他總是用“合格不是標準,優秀才是合格”與官兵共勉,並鄭重向官兵承諾:“要求大家做到的,我保證第一個做到;我做不到,你們可以不做。”

  當排長第一年,李保國帶領全排囊括旅等級晉陞考評所有項目第一,榮立集體三等功。當教導員時,能夠熟練背記100個專業原理,成為全旅導彈專業強手,所在營被中央軍委授予“軍事訓練模範營”榮譽稱號;當團政委時,掌握3種型號武器專業原理,參加基地導彈專業比武“問不倒”,被基地領導稱為“能獨立領兵打仗的政工領導”,連續4年被火箭軍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個人。

  帶著滿身光環走馬上任的李保國,決心一開始就繪就打仗的藍圖。他組織彙編習主席關於實戰化建設重要論述,貫穿全年在黨委中心組學習中突出出來,引導大家凝聚起“越是組建之初越要以戰領建、越要堅持實戰實訓”思想共識,把心思和精力全部集中到備戰打仗工作上來。

  在李保國主導下,旅組建常委操作“第一班”,他主動學最難的控制專業,背最難背的三路圖。旅首次野外駐訓,他白天忙工作,晚上加班加點練操作,跟著“兵師傅”每天都學到淩晨三四點。

  今年年初,在發射一營跟訓的李保國,找到一連一班班長、二級軍士長王宗剛,向這個“兵師傅”提出要求:“我操作,你給我把關。”價值連城的裝備操作起來絕非兒戲,看著李保國坐上操作臺,王宗剛緊張得手心直冒汗。撥動近百個開關、判讀近千組數據無一差錯,操作堪稱完美。這時他才知道,李保國已在模擬器材上操作了不知多少遍。

  面對一窮二白的窘境,為了快速形成戰鬥力,李保國和旅長親自遴選數百名官兵外學培訓,點將4名技術尖子研製模擬器材。3個月後,第一批外學人才學成歸來,第一套模擬器材也橫空出世。

  李保國帶領黨委一班人,組織官兵不分晝夜輪流上裝練操作。當年年底,該旅接收某新型戰略導彈後首次參加基地考核便獲得滿堂彩,所有發射架都具備獨立測試操作能力。李保國號召全旅3次深入搜尋和平積弊,一次比一次猛烈,一次比一次徹底,立起了戰鬥力建設這個唯一的根本標準。

  今年,旅探索實施不同狀態下的值班模式,按照實戰標準依託野外訓練場模擬作戰值班,全面檢驗實戰化條件下整旅作戰能力,提前兩年半實現《五年五步走規劃》。

  “作風形象連著人心,也連著戰鬥力”

  李保國常講:“作風形像是塊‘金招牌’,連著人心,也連著戰鬥力。”旅組建時,8名黨委常委來自7個不同單位,相互間接觸很少,第一次常委會,李保國就立下“鐵規”:常委間決不能搞迎來送往,時刻保持清清爽爽。

  2018年,原參謀長董世民調到兄弟單位任職,離別之前,李保國安排機關的同志製作了一張光碟,裏面記錄著他在旅裏工作的點點滴滴,作為禮物送給他。旅組建兩週年時,旅裏為關鍵崗位操作號手以上人員頒發“首任譜”,董世民在上面鄭重寫道:第一屆班子的實幹擔當、奉獻精神、乾淨清爽,挺起了建旅興旅的“鐵脊梁”。

  “針大的窟窿,斗大的風。”李保國清楚,人情往來看似微小,連著的卻是官兵的信任。旅保障部助理員方斌一次探親歸來,給李保國發了一條短信:“家裏自産的建德苞茶,有提神醒腦作用,給您帶了一盒,放宿舍門口了。”李保國當即回了電話:“提神醒腦説得好,我們都該醒醒腦。”

  無論崗位如何變遷,李保國始終保持敬畏之心,堅持按原則辦事。新組建單位崗位較多,不少幹部心存“只要不犯錯,就會有位置”的幻想,工作勁頭欠佳。針對這一傾向,李保國和黨委一班人達成共識:選用幹部,連著單位風氣,更關係部隊戰鬥力建設,必須堅持標準、慎重從嚴,優中選優、寧缺毋濫。

  轉隸幹部馬景玉在原單位因受過處分而推遲晉職晉銜,加上年齡偏大,感到個人發展無望,一度想轉業。李保國看出了他的顧慮,專門找他談心,鼓勵他走出過去。從李保國的眼神中,馬景玉讀出了真誠與期望。從那以後,馬景玉全身心投入工作,連隊轉型建設實現快速突破。2017年11月,隨著各營連單位落編,旅黨委一致研究通過,馬景玉從指導員崗位直接提升為教導員。看到這種導向,官兵幹事創業的勁頭更足了,想走歪門邪路的人望而卻步了。兩年多來,全旅先後調整使用幹部396人,選改士官212人,官兵人人服氣;百餘人次在基地以上組織的考評選拔、比武競賽中獲獎或被通報表揚。

  實現強軍目標,基礎在基層,活力也在基層。一次,李保國到發射五營蹲點,時任教導員姜坤直言不諱:“機關發文太多,1周發了64個通知,讓我們應接不暇。”李保國當即讓他詳細統計。在交班會上,他拿著厚厚的一摞紙,點名批評相關科室。從此,該旅每週交班會多了一項內容,通報機關發文數量,真正為基層減了負。

  ■短評

  用理論之“箭”射問題之“的”

  如果把一支新組建部隊比作一方良田,要想收穫滿滿,最需要的是堅守初心,精耕細作。

  好苗栽良田,好馬配好鞍。李保國把育苗看得格外重要,面對從四面八方會聚來的官兵,他既“大水漫灌”,又“細心滴灌”,努力把習近平強軍思想注入部隊基因,輸入官兵骨髓,讓官兵思想的田野上,真理的莊稼茁壯成長。

  部隊戰鬥力建設是一項重長遠、打基礎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不需要坐而論道的清談客,最渴求起而行之的實干家。李保國帶領官兵深入踐行習近平強軍思想,用理論之“箭”射問題之“的”,一次次自我革命,一次次破釜沉舟,一次次紅臉出汗,在不斷破解問題中提升部隊建設水準,帶來了部隊建設的高起點和穩健發展。

  李保國所在旅,伴隨著改革而生,是一支扛起大國鼎柱的戰略力量。今天,我們學習李保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的先進事跡,就要像他一樣,堅守初心,用理論之“箭”射問題之“的”,擔當作為,創新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光明日報》( 2019年07月26日 01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