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買全球 賣全球

2019-07-25 14:4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不靠海、不沿邊,河南開放怎麼辦?以交通先行,河南構建“米字高鐵”、國際航線,不斷提升開放水準。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要求河南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做貢獻,朝著“買全球賣全球”的目標邁進。

  如今,河南的“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廣,形成“一點連三洲,一線串歐美”的國際航空貨運網;“陸上絲綢之路”越走越寬,中歐班列(鄭州)安全運作6年,集貨範圍覆蓋全國3/4區域,合作夥伴達4000多家;“網上絲綢之路”越來越便捷,跨境電商進出口包裹量全國領先;“海上絲綢之路”越來越順暢,海鐵聯運開通4年,開行近500班。

  河南厚植交通優勢,打造開放勝勢,引領城市、業態、生活發生一系列巨變。

  商貿之變——

  一網聯世界 跨境秒通關

  本報記者 龔金星 馬躍峰

  走進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推開“中大門”保稅直購體驗中心的大門,進口産品令人眼花繚亂。

  在跨境O2O自提示範店,鄭州市民王麗選了一瓶化粧品,向收銀員提供身份證和手機號碼。下單後不過兩分鐘,王麗就通過大屏看到訂單、支付單、運單。購物小票列印完畢後,顯示物品價值99元,跨境電商綜合稅9元。

  這是河南首創的跨境電商O2O自提模式,熱銷商品立等可取。在以前,網購海外商品時間很長、不便結算、不好收貨,還可能買到“贗品”。跨境電商推出“網購保稅+實體新零售”模式,破解了“王麗們”的擔心。

  “別看小小的改變,背後是河南保稅經歷的‘多級跳’。”在河南保稅中心任職多年的連老篇説。2008年,他所在的河南省進口物資公共保稅中心股改後,獲批B型保稅中心,享受大宗貿易整進零出等政策,完成第一級跳。2012年,以保稅中心為依託,鄭州成為全國首批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完成第二級跳。

  2014年8月,河南首創的保稅備貨模式被海關總署賦予1210代碼,在全國推廣,其原型是河南保稅集團創新的“保稅區內備貨+個人納稅+郵快遞終端配送”監管服務模式。2017年9月,這一模式被世界貿易組織公共論壇認可,為全球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2018年,河南跨境電商總交易額突破1289億元,通關速度由每秒2單提升到500單。

  在“中大門”一號館裏,平輿縣戶外家居休閒區擺著造型各異的藤椅。負責人魯英姿説,搭乘跨境電商平臺,小縣城的特産走上國際舞臺,去年出口商品過億元。

  從上世紀90年代聞名全國的中原商戰,到跨境電商實現“跨境秒通關”“查驗雙隨機”,“買全球賣全球”讓河南一網聯世界。

  開放之變——

  力推放管服 內陸變前沿

  本報記者 馬躍峰

  “一輛豐田陸地巡洋艦在4S店售價78萬元,你猜我們售價多少?”河南汴歐進出口貿易公司董事長呂波面對顧客,故意賣了個關子。

  優惠12萬元,現價66萬元!呂波説,是跨境金融結算服務改革給企業和消費者帶來實惠。2019年5月,汴歐公司與供貨商簽訂合同。公司僅向銀行交納合同總額15%的保證金,就開出一張國際信用證。外商憑證可以先行發運總價2000多萬元的汽車。

  今年,國務院支援自貿區開展關稅保證保險通關業務試點,通過擔保放行,先賣貨後交關稅。企業資金成本僅相當於原來的1/10。“一個月內,進口車基本賣完,資金快速回籠。國際信用證級、關稅保函太給力了。”呂波説。

  多年來,河南為缺少高層次開放平臺而煩惱。2016年8月,國務院決定設立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給地處內陸的河南插上高水準開放的翅膀。2017年,河南自貿區正式掛牌成立,涵蓋鄭州、開封、洛陽三個片區。之後,開封片區在全國首創“二十二證合一”,努力實現極簡審批、極速效率、極優服務、極嚴約束,不少制度創新在全國推廣。河南自貿區不斷優化環境,吸引入駐企業5萬多家,註冊資本5880億元。

  自貿區帶動河南“放管服”改革跑出加速度。目前,河南建成全國首家省級金融服務共用平臺,運用大數據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省市縣三級審批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超過90%,“最多跑一次”實現率70%,審批服務事項承諾時限平均壓縮5個工作日以上,申報材料減少超過30%。

  城市之變——

  昔日“大縣城” 如今國際范

  馬躍峰 張毅力

  “九如東路和朝陽路交叉口,向西88米,就是老宅。”眼看鄭州北龍湖片區一天變一個樣,62歲的田保衛每次經過,都不由自主用腳丈量。

  2012年,鄭東新區建設進入“第二個十年”。田保衛所在的金水區祭城鎮花胡莊村,人人盼著拆遷。為啥?往南看,雖然一路之隔,早已高樓林立,咋不想早日看齊?

  “路南的高樓,是‘第一個十年’的成果。”鄭東新區管委會的時勇軍説,那時的中國,城鎮化率不過30%,而河南還差10個百分點。為增強省會城市功能,鄭州加快建設鄭東新區。而今,站在鄭州新地標千璽大廈,透過200多米高的觀光層俯瞰:一條運河連接中央商務區和北龍湖副中心,宛如一柄鑲嵌在中原大地的“玉如意”。人們慨嘆:鄭州再也不是以前跼踀、落後的鄭州!

  2012年5月,田保衛的夢想終於實現。村子整體拆遷,安置小區坐落在風景如畫的龍尾湖旁,對面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方圓2公里有小學、中學、大學。老兩口分到兩套房,住一套,租一套。老田當清潔工,每月近3000元。6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分紅630元,加上養老保險,兩人每月收入5000多元。

  7年過去了,田保衛經常跑到自己以前的責任田,看著已是樹茂花開,“心裏別提多得勁兒”。

  時勇軍説,70年前,鄭州城區只有5.23平方公里,人口16.4萬人,趕不上今天一個偏遠縣城的規模。2018年,鄭州市實現了“地區生産總值破萬億、常住人口破千萬、每人平均生産總值破10萬”三大標誌性突破,疊加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原城市群、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等重大戰略,努力打造“鄭州大都市區”,日益彰顯“國際范”。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