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加快“洗牌”

2019-07-25 09:32: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近千家平臺面臨“大考” 國家標準年內發佈

  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加快“洗牌”

  産業化+專業化 打造創業孵化生態圈

  作為國家“雙創”工作重要抓手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即將迎來年度“大考”。一方面,2019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工作正式啟動,並將於本月底結束推薦材料的報送;另一方面,針對去年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考核與評價也在有序推進。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強化對平臺的監管和優勝劣汰制度建設。《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繼出臺眾創空間的國家標準之後,科技部火炬中心今年將發佈科技企業孵化器服務規範的國家標準,總體方向是品牌化、專業化。

  國家級平臺有望破千

  7月30日是今年各省級科技主管部門將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推薦材料報送至科技部火炬中心截止日期。根據《科技部火炬中心關於開展2019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省級科技主管部門對評審合格且擬推薦上報的科技企業孵化器應先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送至科技部火炬中心。

  《通知》明確,申請認定國家級孵化器的機構,註冊成立日期須在2016年5月31日之前。另外,推薦上報的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不超過該地區2018年度納入火炬統計科技企業孵化器總數的5%。

  “從現在各省區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參與度來看,大家申報的積極性特別高。結合《通知》要求,今年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有望突破千家。”上述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

  科技企業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的服務機構。根據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創業孵化機構總數達到11808家,其中,科技企業孵化器4849家,同比增加19.2%。目前,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共計986家,超過百家的省區有江蘇省和廣東省,分別達到174家和105家。

  對此,江蘇省科技評估中心主任朱志淩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經過三十多年發展,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特別是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已經成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企業家精神的重要載體,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創富源’和‘就業源’。出現了一批專注于網際網路、雲計算、生物醫藥、機器人與智慧製造、新材料、現代農業、航空航太、文化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孵化器,帶動了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圍繞自身産業鏈建設專業孵化器,不斷催生出新産品、新産業、新服務、新業態,成為科技創新創業的重要陣地。”朱志淩説。

  優勝劣汰 國標在路上

  雖然近年我國各類創業平臺得到了“井噴式”發展,但僅就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方面,不管在數量,還是品質上,都存在明顯的不足。“我國各類孵化器仍存在偏重規模、服務水準不高、高成長企業培育能力不足,以及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迫切需要提升孵化載體品質和效率,構建更加完善的孵化服務體系。”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處處長陳晴此前表示。

  而在朱志淩看來,目前我國部分孵化器對自身定位不夠準確,一些地區出現將其孵化器作為爭取優惠政策的工具,作為政績工程的情況;有些扶持政策與引導體系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缺乏新經濟條件下體制和機制的創新手段。

  為此,6月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按照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向深入的措施。其中提出,支援打造“雙創”平臺,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完善股權、薪酬等激勵機制,促進各類企業協同創新。在業內專家看來,作為“雙創”的重要孵化平臺,科技企業孵化器未來必將迎來新一輪的提質計劃。

  早在2013年,國家便制定了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評價指標體系(試行)。而科技部火炬中心近日正式發佈通知,擬對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考核評價,提交相關材料已于6月30日截止。

  “對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考核評價非常必要,這意味著對目前986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優勝劣汰的大考。”有業內專家稱。根據科技部2018年12月份印發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辦法》,科技部依據孵化器評價指標體系定期對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開展考核評價工作,並進行動態管理。對連續2次考核評價不合格的,取消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資格。

  “要進一步提升創業孵化的品質,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的孵化生態至關重要。同時,完善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的優勝劣汰制度,加強考核,加強監管。”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此前表示,科技部火炬中心出臺了眾創空間的國家標準,今年將發佈科技企業孵化器服務規範的國家標準,總體方向是品牌化、專業化。

  加快構建創業孵化生態

  科技部此前印發的《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指出,要服務大眾創業,支援孵化器多元化發展;優化金融服務,推進投資孵化融合發展;提升孵化品質,帶動創業服務精益發展;促進開放協同,加速創業孵化生態發展;增強區域合作,構建孵化器協調式發展。《中國創業孵化發展報告2019》指出,孵化機構在構建局部良好創新創業生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國孵化器迫切需要獲取更多的創業服務資源,需要加強同行業孵化器之間的溝通交流合作,共用資源、共同孵化、共同投資,提升各自的創業孵化能力與績效。”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韻網創始人顏振軍表示,産業孵化是創業孵化的一大發展方向,“更多孵化器聚焦某一個産業,更多孵化業務給創業者提供一個完善生態鏈,降低新創企業進入産業的門檻,建立一個好的産業生態系統,這是産業孵化器。”顏振軍表示。

  7月5日,全國首個新材料産業孵化共同體在中國孵化器創新發展峰會上正式成立。來自北京、遼寧、廣東等地的15家共同體成員發佈了倡議書,號召行業孵化機構抱團作戰,縱向聯合、垂直整合資源。

  “各種趨勢表明,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的新時期已經到來。要引導孵化器向專業化、生態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朱志淩表示,專業化的孵化器將相同的産業集中在一起形成了規模效應與聚集效應,這些企業之間存在競爭又有合作,這樣既有利於各類資訊與技術在不同企業之間的充分交流,又有利於企業的優勝劣汰,實現良性競爭與資源的優化配置。(記者 鐘源)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