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鄭州城市管理問題調查

2019-07-19 09:4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鄭州7月18日電 題:違規隔離樁頻傷人、“幽靈”停車位常坑錢、無證圍擋擋路又“擋財”——鄭州城市管理問題調查

  新華社記者劉懷丕

  近日,有鄭州市民騎電動車撞上隔離樁傷重身亡,引發對該城相關管理問題關注。新華社記者走訪鄭州街頭,發現亂象不少:有行人因隔離樁設置違規受傷、有“幽靈”停車位常致車主罰款、有無證圍擋長期不撤反成收費停車場、有馬車跑上大馬路、有電動車竄上人行道、有斑馬線上拍婚紗照……

  違規隔離樁頻傷人、“幽靈”停車位坑錢,設施之亂有多少?

  上圖:在鄭州市黃河路經七路交叉口附近,市民張女士騎電動車撞上的隔離樁安裝在道路中間;下圖:隔離樁上有明顯的碰撞、剮蹭痕跡(拼版照片,7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隔離樁是城市路面常見的交通輔助設施,用於維護交通安全。但在7月6日一天之中,有兩位行人因撞上隔離樁發生嚴重事故,一死一傷。記者了解到“隔離樁致傷”在鄭州並不少見。

  “經常接診撞隔離樁的傷患,每週平均有五六例。輕的挫傷,重的骨折。”鄭州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戚文濤説。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其他醫院的多名急診外科醫生也反映,日常接診隔離樁致傷傷患人數不少。

  經記者在多路段實測發現,鄭州一些街道隔離樁設置不合規。國家標準《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範》要求,分隔柱的間距宜為1.3m~1.5m。該市一些地方的隔離樁,距路肩、護欄間距分別是0.6米、0.5米,間距太窄,通行困難。

  “0.5米的隔離樁間距肯定不符合規定。”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市政設施監管應急指揮中心副主任穆林表示,會組織排查整治,但他同時又説,發生死亡事故的隔離樁不是鄭州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安裝的,“鄭州安裝隔離樁的部門有很多,具體有哪些部門不太清楚”。

  此外,記者還發現一種坑錢的“幽靈”停車位。市民趙先生覺得很冤枉,為何有些道路地面上明明劃著停車位線,自己停車入線卻被貼了罰單。據了解,有些“幽靈”停車位原本確實是合法車位,但因管理部門交接,此後被取消時卻無人將劃線清理乾淨,不少車主被誤導掏了冤枉錢。

  有“釘子”圍擋圍而不建大半年、有無證圍擋竟內設收費停車位,施工之亂何時休?

  在鄭州市金水區天倫琥珀名城小區東門外的黃家庵東路,設置圍擋已經200多天還沒動工,圍擋內堆放著一些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7月15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鄭州市金水區天倫琥珀名城小區東門外黃家庵東路上的一處圍擋,從去年起設置至今已200多天。該圍擋內至今未動工,成了垃圾堆,且嚴重影響附近居民出行住居。

  鄭州市人民公園東門二七路段的一處圍擋造成一定安全隱患。記者見到,不時有老人抱著孩子,低頭彎腰從圍擋支架下鑽過。“公園門口人流量大,有行人被支架上的三角鐵劃傷頭,安全隱患很大。”鄭州市人民公園一位工作人員説,該圍擋一夜之間就拉起來了,之後一週也沒見施工。

  根據鄭州市相關規定,佔用城市道路施工前,要向社會公示工程內容、施工時間和相關批准文件。記者在附近未見有施工公示牌。

  該處圍擋設置方式也不合理。不但佔用大量人行道,預留部分太窄,導致行人通行困難,且直接圍到臨街商鋪門前臺階,嚴重影響商戶經營。記者甚至還發現,該處圍擋內竟有身份不明人員開設收費停車位。

  鄭州市施工圍擋整治督導組負責人閆磊向記者證實,二七路段上設置的圍擋沒有經過審批,存在未挂施工公示牌、預留道路不足等問題,已經要求整改。

  截至發稿,一週時間過去,記者在現場看到,二七路段的圍擋仍未有整改跡象。

  專家建議:城市管理應重法治意識,市民可依法維權

  除上述問題外,馬車開工路、斑馬線上拍婚紗照、車輛亂停行等一些交通違法行為在一段時間內也未獲有效管理。專家認為,鄭州城市管理領域存在違法違規、職責不清、管理粗放等問題,在當前該領域有一定的共性。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法教研部副教授張效羽認為,對頻頻致傷的違規隔離樁,具體施工方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且城市管理方不能脫責。如有關部門遲遲不作為,市民也可以通過向上級部門、監察部門投訴和反映情況的方式維護自身權益。

  對於“幽靈停車位”問題,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力認為,如果是管理部門內部問題所致,基於保護市民對行政機關的信賴,不應予以處罰。已收取罰款的,可以通過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要求退回。張力還認為,關於無許可設立圍擋,城管部門應及時依法拆除。而在沒有法定審批的情況下設置收費停車場是明顯的違法行為。

  據悉,鄭州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城市管理面臨人口激增等壓力,曾進行多輪治理。目前,新一輪整治行動已啟動。

  多名專家建議,應進一步加強對城市管理有關部門的法治硬約束。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