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秦平:在高品質脫貧中踐行初心和使命

2019-07-15 11:33:00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怎麼樣。”2017年2月,革命搖籃井岡山在全國率先宣佈脫貧“摘帽”;2019年5月,革命聖地延安整體告別絕對貧困。兩片紅色土地的脫貧之路,詮釋出中國共産黨人不變的初心。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到了攻城拔寨的衝刺階段,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昂揚的鬥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幹勁,堅決打贏這場硬仗。

  “行百里者半九十”。改革開放以來40年的接續奮鬥,已經讓7億多人口擺脫了貧困,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當前,脫貧攻堅也已進入到了最為關鍵的階段。而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氣攻城拔寨的決心。必須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堅定必勝信心,堅持目標標準,堅持盡銳出戰,堅決打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硬仗。“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脫貧攻堅越到後半程壓力越大,需要做的工作越多。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國家越發展,越要把貧困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好。”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對於9000多萬名共産黨人而言,就應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積極投身扶貧攻堅的“最後一公里”,堅定信心不動搖,咬定目標不放鬆,整治問題不手軟,落實責任不鬆勁,轉變作風不懈怠,確保全面小康不落一人。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引領扶貧工作由“大水漫灌”式扶貧向“精準滴灌”式扶貧轉變,推動扶貧開發取得歷史性成就,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可以説,從嘉興紅船到延安寶塔,從梁家河到中南海,標注的都是共産黨人一心為民的底色,折射的都是共産黨人強烈的使命擔當。

  小康社會的目標越近,越要點燃不辱使命的奮鬥激情。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的歷史交匯期。黨員幹部就應把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結合起來,在落實精準方略上再聚焦,在抓好根本之策上再突破,在攻克堅中之堅上再發力,以高品質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讓更多貧困群眾綻開幸福笑顏。(秦平)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