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如何做好新時代黨建工作 習近平“妙喻”點睛

2019-07-13 09:16: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7月9日,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

  7月9日,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

  強國必先強黨。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2019年7月9日,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

  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引領偉大鬥爭、偉大事業,最終實現偉大夢想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以形象的比喻“點睛”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為把中國共産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指明瞭方向。

  找到金鑰匙

  要大力弘揚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作風,深入基層一線,增強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學會做群眾工作的方法,從基層實踐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2019年7月9日,出席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

  牽住“牛鼻子”

  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必須切實加強黨的領導,牽住責任制這個“牛鼻子”。

  ——2019年7月9日,出席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

  營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態

  我們要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堅決清除一切腐敗分子,保證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為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營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態。

  ——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浚其源 涵其林 養正氣 固根本

  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是一項長期任務,必須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基礎性、經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養正氣、固根本,鍥而不捨、久久為功。要把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作為重要著力點,突出政治標準。

  ——2018年6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解決好“總開關”

  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産黨人的精神脊梁,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

  釘釘子精神

  增強狠抓落實本領,堅持説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勇於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報告

  祛病療傷 激濁揚清

  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我們加強黨的建設,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作鬥爭,祛病療傷,激濁揚清。全黨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著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經受“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老虎”、“蒼蠅”一起打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

  ——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紮緊制度的籠子

  要把黨記憶體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解決好,要有效化解黨面臨的重大挑戰和危險,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完善規範、健全制度,紮緊制度的籠子,既使已經發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得到更加深入有效的解決,又有效防範新的矛盾和問題滋生蔓延、有效防範已經解決的矛盾和問題反彈復發。

  ——2016年,關於《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産黨黨內監督條例》的説明

  練就鋼筋鐵骨 築牢銅墻鐵壁

  對馬克思主義、共産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是共産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得“軟骨病”,就會在風雨面前東搖西擺。全黨同志一定要堅守共産黨人精神家園,把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結合起來,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練就共産黨人的鋼筋鐵骨,鑄牢堅守信仰的銅墻鐵壁,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

  ——2015年6月12日,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1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拔“爛樹” 治“病樹” 正“歪樹”

  要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使領導幹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

  ——2015年3月6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任編輯:楊永青]